薪火相传 以志为舟 葛陌社区联合著名文史学者构筑社区文脉IP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9:41 1

摘要:近日,为进一步明确葛陌社区志修编项目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提升项目实施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确保社区志编撰的质量和深度,双流区东升街道葛陌社区联合(5A级社区组织)玉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开展了赓续葛陌薪火 溯源社区根脉:葛陌社区志修编研讨座谈会。

近日,为进一步明确葛陌社区志修编项目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提升项目实施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确保社区志编撰的质量和深度,双流区东升街道葛陌社区联合(5A级社区组织)玉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开展了赓续葛陌薪火 溯源社区根脉:葛陌社区志修编研讨座谈会。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审、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殿元,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巍,《成都传》及“天府三部曲”作者蒋蓝,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成都市地方志学会理事孙丹木,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实践与转化中心主任周毅,双流政协文史委委员、双流文联副主席陈伟芳,双流区委史志办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李思健,东升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工作人员宋群先,葛陌社区党委书记邱勇权,葛陌社区两委代表及15名四川大学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伊始,葛陌社区党委书记邱勇权为本次活动致辞。邱书记表示葛陌社区志编纂具有历史与现代双重重要意义,但编纂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希望借助现场各位的智慧与力量,为葛陌社区史的编纂工作出谋划策、把脉定向。

双流区委史志办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李思健表示,在葛陌社区修志试点工作中,要突出其特色,兼顾全面性与特色性收集资料,行文上要融合可读性与创新性,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新颖的表达方式,真实、生动地记录社区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写出高质量、有特色的社区志书。

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实践与转化中心主任周毅表示,诸葛亮的一生、智慧以及家风家训仍值得进一步挖掘,以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此外,社区的建设过程应以客观的方式呈现,避免主观评论,应该全面且真实地反映社区发展的全貌。

双流政协文史委委员、双流文联副主席陈伟芳表示,社区修志工作要以严谨态度和多方合力推进,多渠道做好资料收集,突出社区主体责任,同时聚焦城市化发展和诸葛亮家风传承特色,梳理其在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成都传》及“天府三部曲”作者蒋蓝则表示,社区修志应注重可读性,将志书转化为更具传播力的“传”,结合文学与史料,增强吸引力,让更多人关注到诸葛亮与葛陌的关系。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审、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殿元表示,要充分收集资料,突出社区特色,详细梳理社区成立背景和文化内涵,确保志书质量。同时,他建议采用小组工作制度,以“学者+学生”的形式组成写作小组,采用团队高效工作,便于提高撰写社区志的整体效率。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王国巍表示,重点挖掘诸葛亮廉政文化,建议社区响应新时代文化工作,与当代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同时,他强调梳理出“葛陌”从村落到社区转变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将这部分作为《葛陌社区志》的特色篇目。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成都市地方志学会理事孙丹木也表示,《葛陌社区志》修编工作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按照“名社区志”为总目标,突出本社区鲜明的诸葛文化特色。

葛陌社区积极链接高校专家、文史学者、著名作家等优质资源,以专家学者的学术视角,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区史的内容框架,确保项目成果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葛陌社区的历史与文化。下一步,社区通过实施葛陌社区志修编项目,继续联动多方资源,构建“专家统筹—史料整合—口述挖掘—居民共建—成果共享”的社区志编纂闭环模式,综合打造兼具历史深度、文化广度和社区温度的精品社区志样本,助力社区历史文化保存和文化传承。

来源:源点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