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不误农时不负春 春耕春种劲正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7:41 2

摘要:“最近比较忙,我们每天有二三十个工人,工人们每天平均有150元收入。每天育的秧可供两三百亩栽种,除了供应本地的订单,台江等周边县市也有部分订单。”,下司镇花桥村下司小郑农资育苗点负责人王进强告诉记者。

四月好春光,春耕春种正当时,凯里市各地田间地头一派“抢春之势”,群众正抢抓农时开展春耕春种生产。

4月10日,下司镇花桥村下司小镇农资的水稻育秧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操熟练作机器给秧盘填装种子,十几个工人来回穿梭田间摆放秧盘,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最近比较忙,我们每天有二三十个工人,工人们每天平均有150元收入。每天育的秧可供两三百亩栽种,除了供应本地的订单,台江等周边县市也有部分订单。”,下司镇花桥村下司小郑农资育苗点负责人王进强告诉记者。

在三棵树镇郎利村育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育秧田。村民们头戴草帽,身姿弯躬,在田间各自忙碌。有的专注于精细整理苗床,将土地耙平、起垄,为种子营造优良的着床环境,有的忙着给苗床覆盖薄膜,做好育苗管护。

据介绍,为了提高育秧质效,凯里市近几年推广的无纺布钵苗育秧,受到群众欢迎。

“无纺布钵苗育秧可以减少低温冻害天气对育苗的影响,实现及时育苗、及时移栽,育的苗齐、匀、壮,秧苗素质好,可以实现一苗多用,可以人工栽培、机械插秧,还可以抛秧。移栽后无缓苗期,可以节省普通育苗需要的7至10天的缓苗期,长势就会很快,为增产增收,实现全市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打好基础。”凯里市农业农村工作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胡富伟告诉记者。

在炉山镇甘坝、下司镇翁港等育苗基地里,当地群众正在开展西红柿苗、辣椒苗管护工作,大棚里一排排绿色的幼苗长势良好、排放整齐,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片幼苗甚是喜人。在凯里市舟溪镇新中村,趁着好天气,当地群众已开始陆续开展西红柿移栽。

据悉,2025年,凯里市计划发展酸汤原料种植4.7万亩,其中辣椒种植3.3万亩、西红柿0.6万亩、生姜0.8万亩。目前备耕、备苗顺利开展,西红柿、辣椒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集中移栽。

在开怀街道开怀村鲜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翻犁土地、起垄,这里将要种植七百余亩鲜薯。种植基地负责人罗珊介绍,很快要进入栽种期,这段时间得抢抓时间,每天有二十多个工人,充分做好备耕备种。

“我们主要种植的是商品鲜薯,亩产五千至六千斤,鲜薯口感好、市场好,我们70%都是出口,销往中东、北美等地。”罗珊告诉记者。

连日来,记者在凯里市各镇(街道)走访中看到,时下各地群众纷纷抢抓农时,忙着开展育秧、育苗、耕土、备田等春耕生产,春耕生产氛围正浓。

据了解,2025年凯里市计划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粮食产量9万吨以上。抓好“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建设,持续做优凯里酸汤、下司草莓、碧波蓝莓、平良贡米等特色品牌。计划完成蔬菜种植25万亩、中药材2.4万亩、茶叶0.75万亩,果园面积11.5万亩,力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以上,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6%以上。

(杨序成 胡富伟)

来源:贵州杨光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