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更要诗意地活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8:01 2

摘要:一早打开朋友圈,被一位久未联系的老友温暖到了,他引用了诗人海德格尔的名言:“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一早打开朋友圈,被一位久未联系的老友温暖到了,他引用了诗人海德格尔的名言:“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能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心中对诗意人生的不灭理想。就如同《人生海海》里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

很羡慕那些活得通达透彻的人,于是,每每当自己快要溺毙在庸俗不堪的生活里时,也不断地挣扎着,渴望由内而外,让自己能够超然脱俗,能够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和丰盈。

01

提高“屏蔽力”,让恶意无从近身。

看过这样一个问答:为什么别人总是欺负你?同样的话,同样的事,你做了,就会被“上纲上线”,别人做了,人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还要点头哈腰地附和几句。答案就是你太懦弱了,或者说你的善良、正直毫无锋芒,反倒成为他人对你肆无忌惮的“利刃”。

不妨想想看,的确是这样的。单位里,吃亏的永远是那个埋头苦干、啥也不争的老实人;家庭里,总在付出的也是那个一直在为他人活的人。

提高“屏蔽力”,是一场无处不在的修行:

同事们有说有笑,你一来,所有人立马冷场,那种瞬间凝固的冷漠气氛,像一把无形的剑,直向你刺来。

同事之间打招呼,哪怕你真诚微笑,人家总是爱搭不理,却从来不会主动向你打招呼,甚至面对笑脸相迎的你,有意无意转过脸去,假装没有看到。

共同做一项工作,还在分工时,就摆出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把任务全部推给你。在评优评先时,却死缠烂打,要争到自己名下。

这样一副趋炎附势、牙尖嘴利、厚颜无耻的相貌,实在令人作呕。

然而,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你要么学会假装,假装到足以“同流合污”,要么奋力挣脱,用特立独行为自己树立起一道强硬的“屏蔽墙”,那就是能够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晚清重臣曾国藩,起初很看不起同僚之间的贿赂、懈怠等腐败行为,因为太过刚直而遭到排挤和打压。后来,他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和光同尘”,不仅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和同僚们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得到了很多支持,他的主张也一一被认同和执行,从而书写了传奇的人生。

然而,曾国藩对自己、对子女、对家庭的要求却极其严苛,勤廉、务实、担当和创新成为“传家宝”,在这样的家风传承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且绵延不断,成为了家族繁荣昌盛的典范。

所以,当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对于世俗、庸俗、恶俗生活的“屏蔽力”时,他人的恶意便无从靠近你,烂人烂事也缠不上你。

02

提升“审美力”,让美好萦绕身旁。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心很贵,要用来盛放贵重的东西。”

当一个人经历了种种起起落落,在这短短的一生中,便会发现,取悦自己、精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唐代诗人韩翃曾下一首《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从汉到唐,寒食节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一天,朝廷放假,让人回乡祭祖。家家户户不得点火,只得吃冷食。

但唐朝有个风俗,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天下禁火,这一天只有皇宫才可以点蜡烛。

在这首诗中,韩翃不仅描写了寒食这一天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杨柳依依的景象,还描写了权贵人家得到皇帝“传蜡烛”的恩宠,如让人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只是,在韩翃看来,“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是对皇帝宠信宦官、宦官骄奢跋扈的讽刺。这种巨大的“丑陋”,他却能巧妙地借用“东风”来统领,东风既是现实中的春风,也暗喻皇恩浩荡,是东风让花飞,让柳斜,让烟散,以至于他所讽刺的对象唐德宗都没看出来,还钦点他做自己的“驾部郎中知制诰”,也就是陪伴在皇帝身边,为皇帝写文的官员。

生活中的苟且与丑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妨提醒自己,用高级的审美去看到其中夹杂着的美好。

就如同作家李娟,她笔下的《我的阿勒泰》,描述的既有真苦难,但更多的是真欢喜。不被糟糕的现实生活裹挟,如同石头缝里迸出来的小草,向阳生长,生命自然旺盛且精彩。

03

锤炼“自律力”,让坚持迎来希望。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试图鹤立鸡群,要远离那群鸡。”

真正的鹤,不会一直待在鸡舍里与鸡为伍,也不应该“孤芳自赏”,而是要勇敢地跳出已有的舒适圈,去靠近更优秀的人,去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乏塔拉的影子,糟糕的原生家庭,求学求业路上遭遇的重重阻碍,遭遇种种来自外界或者亲朋好友的有意无意的伤害,打破这些“诅咒”,冲破无形的“牢笼”,光有想法不行,更需要不折不扣的行动。

比如,用别人闲聊的时间来学习视频剪辑技术,在关键时刻露一手,且作品拿得出手,定然会让自己在领导面前的“可用值”陡增。

比如,用他人维系各种关系的时间来锤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岗位中“不可替代”的那个人,就算没有一个同事为你叫好,但领导一定不会排斥你。

要成为那个特立独行的人、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就要舍得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整修”,业务能力要出类拔萃,与领导的关系要畅通无阻,靠得就是极度自律,在日积月累中,将自己雕琢无懈可击的模样。

如同那些进行科研攻关的人,那些闷头给领导写材料的人,他们几乎不与人交流,但他们在与自己的专业“谈恋爱”,并最终成为了职场上缺一不可的“硬通货”。

04

结束语: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人只活一次,你怎么舍得让自己短暂的一生是丑陋的?你怎么舍得让自己短暂的一生,只是在往下坠落?

即便是坠落,也应该具有落日般的华丽吧!你要慢慢的活成一束光,谁若接近你,就是接近光!”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停下来,甚至躺下来,就此不前。你要凭借着前半生累积的智慧和财富,去创造属于自己更加精彩的后半生。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如风轻似云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