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红色宣讲队伍——北辰区实验小学“红小宣”宣讲团,宣讲团成员为由学校精心选拔的优秀少先队员,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为建强“红小宣”团队,增强宣讲吸引力,北辰区实验小学围绕提升宣讲工作的高度、
在北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红色宣讲队伍——北辰区实验小学“红小宣”宣讲团,宣讲团成员为由学校精心选拔的优秀少先队员,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为建强“红小宣”团队,增强宣讲吸引力,北辰区实验小学围绕提升宣讲工作的高度、深度、温度、热度、力度、广度六个维度,建队伍、搭平台、拓资源、树典型,扩大“红小宣”宣讲团影响力,打造宣讲品牌,取得显著成绩。
一、组建队伍有高度:依托专业力量,培养红色宣讲“小先锋”
北辰区实验小学“红小宣”宣讲团在区少工委和区教育局团委的指导下,精心选拔了一批优秀少先队员,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红色宣讲队伍。为确保宣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宣讲团邀请区关工委秘书长胡曰钢担任指导顾问,为小讲解员们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通过“老带新”的模式,小讲解员们迅速成长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小先锋”。
二、宣讲内容有深度:整合红色资源,讲好北辰英雄故事
内容是宣讲的核心。基于学生年龄小、掌握知识有限的现状,学校在胡曰钢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北辰红色资源,整合大量红色史料和真实事例,精心打磨宣讲内容。宣讲团以北辰英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情景化的讲述,将红色故事变得鲜活起来。在讲述杨连弟的故事时,小讲解员们通过模拟攀爬桥墩的场景,让听众仿佛置身于抗美援朝的战场,感受到英雄的伟大。
三、宣讲方式有温度:创新“体验+”模式,打造红色文化圈
“红小宣”宣讲团积极创新宣讲方式,以“体验+”模式为特色,打造“15分钟红色文化圈”。宣讲团成员走出校园,走进杨连弟公园、北辰党群服务中心等红色地标,开展沉浸式宣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宣讲团还构建了“3+N”宣讲体系,以学生带动学生、家庭、社会,形成红色宣讲的“能量圈”,让红色宣讲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四、宣讲形式有热度: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红色宣讲阵地
宣讲团积极拓展宣讲形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让红色宣讲“热”起来。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北辰英雄故事我来讲”“红小宣在行动”为主题,录制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宣讲视频。小讲解员们化身“小主播”,以画传情、以声动情,形成了一个个“沉浸式红色教育学习小阵地”。信霁桐同学录制的“杨连弟的故事”视频,在微信视频号上获得了2万次播放量,让北辰故事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了强大的红色宣传效应。
五、示范引领有力度: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全区红色宣讲热潮
“红小宣”宣讲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红色宣讲热潮。胡曰钢多次与宣讲团交流并研读《北辰英雄谱》,以宣讲杨连弟的故事为样板,带动校内学生积极参与“北辰英雄故事我来讲”主题活动,在社区、街道、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宣讲活动五十余场,录制优秀讲解视频三十余个。在一次社区宣讲活动中,古梓涵同学讲述了邢燕子的故事,感染了许多社区居民,一位老人听完后激动地说:“这些孩子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真是后生可畏!”
六、实践基地有广度:搭建校外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区团区委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北辰区实验小学“红小宣”校外实践基地在杨连弟烈士纪念馆挂牌。这一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讲解的机会,自基地挂牌以来,已有超过200名学生参与了自主讲解活动,他们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红小宣”宣讲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北辰区实验小学“红小宣”宣讲团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实践,成功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红色宣讲队伍,他们用童声传颂红色故事,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在北辰区这片热土上,“红小宣”不仅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小小火炬手,更成为推动全区红色教育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在红色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童声传红韵,让薪火耀北辰,让红色的火种在北辰大地代代相传,让红色的旋律在新时代奏响更加激昂的乐章。
复审:韩冰冰
终审:王冬丽
来源:天津北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