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这场看似只在新闻里面发生的“斗争”,实质上影响了全世界数以亿万计的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值得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成了全世界的热点话题。
而且,这场看似只在新闻里面发生的“斗争”,实质上影响了全世界数以亿万计的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值得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
我思故我在,有思必有得。
先列明结论。
其一:这场“关税战”,应该是美国政府在当前局势下的“自救”之举。
其二:这场“关税战”,是美国对全世界的一次战略进攻,目标不仅仅是中国,而可能是“醉翁之意”。
其三:这场“关税战”,美国终将失败,但不是败于中国,或败于外部,而是失败于内部,失败于美国从上至下的自私自利。
首先,梳理下此轮“关税战”的时间脉络。
1.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贸易政策备忘录,启动此轮“关税战”。
特朗普上任后签署第一份贸易政策备忘录,强调通过关税手段保护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包括改善贸易赤字、调查不公平贸易行为、加强对华经贸遏制等。
2.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
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求关税累计达20%(叠加此前25%的301条款关税),部分科技设备综合税率高达45%-70%。
中国随即进行反制:中方对美国农产品、高科技产品加征关税,并限制15家美企在华经营。
同期,加拿大和墨西哥均表示将要进行反制措施,特朗普迅速认怂,暂缓了对加、墨两国的加税政策。
3. 2025年4月2日:“关税战”全面升级。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外国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4月3日生效)。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
同时针对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实施额外关税,如中国34%、欧盟20%、越南46%、柬埔寨49%等(4月9日生效)。
消息一出,美国的盟友国家都怨声载道,资本市场也反应很迅速。
4月4日,美股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暴跌2.5%。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的计算方式十分搞笑。是美国拿一个国家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逆差额,除以出口商品总额,然后再除以2得到的数字,不足10%的统统按10%计算。
按美国政府最终公布的信息,甚至连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只有企鹅生活的无人岛,都要被加征对等关税。
4. 2025年4月5日: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基准关税生效,导致美股继续暴跌。
同日,中国发布反制措施,宣布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覆盖范围包括农产品、汽车、医疗设备等;并对7类中重稀土(钐、钆、铽等)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美国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冻结其在华资产。
与中国的强硬反制相对应的是,不少国家迅速“跪倒”,甚至连越南这种社会主义国家,都第一时间表示愿意对美国商品“零关税”,以求美国对其也豁免高关税政策。
5.2025年4月8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战”继续升级。
美国特朗普在吓唬中国撤销反制措施未果后,再次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再加征50%关税,叠加后实际税率高达104%。
中方随即宣布,将对美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覆盖所有美国商品。同时新增12家美国实体至出口管制名单,6家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赴美游客发布风险提示及留学预警。
6. 2025年4月10日,在中方再次反制后,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税率从104%暴力拉升至125%,同时宣布对75个“盟友”暂停加税90天。
当然,这场斗争到目前还并未结束,国内的网络上,除了极少部分支持“投降”的声音外,绝大部分网友的意见还是,要保持坚定立场,恰如中国驻美大使馆3月份在X平台上的声明中所说“我方都准备战斗到底。”
这场“关税战”目前只能算是刚刚开始,最终如何结束,还有待时间的继续发展。
但结局早已注定。
再但是,结局虽然已经注定,但过程注定无比凶险和艰难,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准备。
我们国内媒体的报道,和无数博主的思考评论,自然而然的从我们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评价美国的是非,去评价其他国家的对错。
甚至隐隐然,好像我们才是这个事件的主角一样。
但这种心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事件的情节相符,但并不利于我们真的理解这个事情的真实逻辑。
其实很简单,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自始至终,是他们自己的事。
“关税战”是美国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立足自身的形势,而选择的一个为它自己谋利的行动而已。
至于中国,抑或是欧盟、日韩、越南等等,怎么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其实只是各自的事。
虽然我们的反应会对美国的政策结果有所关联和影响,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美国的这次“关税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历史上遇到困境,不顾一切“掀桌子”的情况很多。
而美国当前的最大现实是什么?
确切的说,美国政府当前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是美债。
美债才是美国政府一切问题的核心。
截至2024财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额达38.5万亿美元,其中债务与GDP比率(2024财年GDP为28.8万亿美元)已突破123%。
光是债务规模,倒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加上利息的情况,才能说明整个问题的可怕。
2024年,美国政府债务利息支出达1.13万亿美元,占总支出的13.1%。
2024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为1.83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比近62%。
2025年,美国将有近3万亿美元国债到期,而同期美国政府预计财政赤字要达到2万亿美元。
直白的说,美国政府事实上不仅早已入不敷出,需要借钱来维持(当然,政府赤字是正常现象),但是借来的钱的一多半都得用来还旧的债务了,而且以后,也只能靠借新债,才能还旧债。
这种“借新还旧”的操作如果发生在个人身上,叫做“庞氏骗局”,是典型的诈骗。
发生在普通国家身上,已经可以说是事实上的“国家破产”了。
美国政府已经成了现实意义上的“骗子政府”。
理解了这一层现实,我们就容易理解了。
其实,特朗普上台以来,很多被网友认为是十分奇葩的操作,都是和美债紧密相关。
例如,500万美元一张的“移民金卡”,当时特朗普宣传是要卖出1000万张,一次性解决美债问题。
以及,特朗普宣称要发行一批时间长达100年,且没有利息、不可交易的国债,来置换当前平均利率超过3%的美国国债,被广泛嘲讽。
还有,马斯克效率部的“大裁员”,也是为了所谓的解决万亿美元的政府赤字,进而减缓债务违约导致的政府“破产”。
这个“关税战”也是如此,美国特朗普政府早已经把打的算盘公之于众,经过这轮加关税,可以每年带来数千亿美元的直接收入。
别管这是不是“饮鸩止渴”,别管是外国企业出钱还是本国消费者承担,但的确是可以解决一些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
所以,中国对美国是否反制,力度如何,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收多少关税,其实对美国政府的利益影响是间接的。
而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多收的关税钱,则是现实而直接的。
如果特朗普是一个真正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总统,这就应该是他最大的现实考量。
“关税战”的核心,就是美国政府的一种“自救”。
当然,这个关税问题,是否有特朗普对选民的竞选承诺问题,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毕竟特朗普前期也真干了一件,其实对于美国国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但是践行竞选承诺的事,解密肯尼迪遇刺档案。
只能说,主次要分明,美债问题是主,对“MAGA”的竞选承诺是次。
美国的政客无视竞选承诺的情况十分常见,毕竟向选民撒谎离“亡国”还远,但无视美债问题,“亡国”可真就近在眼前。
很明显,我们必须站在美国的角度,站在特朗普政府的视角去看,才能更好理解他们真实的动机和目的。
“复兴中的中国”只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特殊变量。
但美国的利益,以及利益背后政策和决策,并非都是只针对中国。
事实上,如果去掉中国这个变量,美国是否还是我们眼中口中的失败国家?
似乎不然。
美国仍然拥有着碾压其他国家的军事、科技、经济、金融、文化等软硬实力。
美国的军事力量,仍然控制着很多国家的贸易和经济秩序,甚至是一些国家的政府。
在美国的“阉割”下,即使看起来挺人模人样的欧盟,其实加在一起,也没有和美国的一战之力。
但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自然也得不到。
可以说,如果没有今天的中国,美国政府根本用不着这么复杂和赤裸的操作,就可以达到它的战略目的。
100年没有利息且不能买卖的国债拿出来,你日本、韩国敢不买?分分钟你的政府就得倒台,甚至你的首相都得被抓起来,被判刑。
你欧盟、英国敢不买?分分钟让你们战乱流离。
你沙特、阿联酋敢不买?分分钟让你们面临亡国危机。
美国的衰弱,只是相对于中国的复兴而言的。
美国的力量,在当前仍然是可以左右世界秩序和格局的存在。
对于除了中国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美国依然是灯塔。
理解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
美国作为世界上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压制第二名挑战者的必然诉求,但它并不傻,它也懂“柿子要挑软的捏”。
例如,美联储这一轮的加息收割,因为中国的存在,而没能取得预期目的,但是美国迅即就“激发”了俄乌战争,狠狠从欧洲吸了一波血。
欧洲的资金,就是过去几年美国股市欣欣向荣、一涨再涨的重要支撑。
但同时,今天的欧洲一片萧条之余,内部还乱成一片,思想层面都无法形成合力,溃不成军。
美国收割的对象,其实只以强弱区分,没有敌我之别。
美国的这波“关税战”,其实并不与立场和意识形态紧密关联,而就是谋利之举。
而且,如果把美国政府一系列操作综合起来看,或许也并非肯定就是“草台班子”就能解释的了的那么“菜”。
美国不分差别的加关税,搞贸易壁垒,短期的影响,最直接的,会增加美国政府的关税收入。
但相应的,关税增加,必然导致外国商品的进口减少,进而减少市场供应,导致商品价格上升,让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开支增加。
另外,可以肯定的影响是,如果当前的关税政策真的执行下去,必然破坏当前的国际贸易局势。
但是,万事万物都有惯性。
即使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的崩溃,也绝非一朝一夕。
短期内,国际秩序并非会直接发生彻底的扭转。
那么,在美元霸权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世界各国贸易壁垒高企,又会发生什么呢?
2023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约为31.55万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的交易是通过美元完成的。
也就是说,美国对于全球经济秩序的核心,是为全世界提供了30几万亿的货币(一般等价物)。
美元才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品,才是当前全世界对美国的刚需。
同时,美国2024年进口额为4.11万亿美元。
美国的确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这几点还现实存在的情况下,美国其实是可能通过极限的金融手段,凭借着这个刚需,献祭全世界解决它的债务问题的。
例如,美国先是通过离谱的关税排斥所有国外的货物进入。
但4万亿的市场,又的确是很多国家为了避免衰退,或是政府避免下台(欧洲等高社会福利地区的“民选”政府是承担不起赚不来钱、发不了福利风险的)的刚需。
于是,美国就可以以此为条件,威逼利诱这些国家购买其离谱的国债了(100年没利息还不能买卖)。
甚至,在美国高树贸易壁垒,逐步彻底打破(试图重构)现有国际贸易秩序后,还可以通过大举扩张债务+恶意通货膨胀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
例如,现状是美国欠了大概30多万亿的债务,但逐步分批再借300万亿,扩张到10倍。
然后,由于天量的美元被印出来,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市场,引发通货膨胀,逐步推高各种商品的价格到原有的10倍以上。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大量输出美元(通货膨胀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会逐步传递到生产端),进而操纵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有序“崩盘”,汇率直接跌到现状的10分之一。
这样,看起来,美国的账面债务增加到原有的10倍,但其实总体需要付出的真实代价并没有多少变化,还是那些。
例如,今天的美国欠了某人100美元,需要还两桶油,四年后账面上是欠人1000美元,但油价飙升到500一桶,还是要还两桶,甚至如果油价飙升到1000美元,那么甚至只用还一桶就够了。
这虽然违背了公平的贸易规则和道德,但其实很现实。
美国本身就在通过缓慢的通胀,来向世界各国收“铸币税”,只是这个过程相对缓慢和隐蔽,让很多投资者感受不明显罢了。
自美联储诞1913年起,数据显示100年前的100美元购买力,放到现在只剩下3.87美元,贬值96.13%。
但是在特朗普的治下,他完全可以借着世界现有贸易秩序被其强行结构的混乱期,浑水摸鱼。
借着其他国家暂时没有可以取代美元国际地位的阶段,在美元霸权崩溃前,狠狠的“刮”一波地皮。
这种操作,在那些好歹还顾及点国家形象和个人历史形象的职业政客来说,不太敢做。
因为操作过程中,就像“七伤拳”,既伤人,还伤己,甚至是先伤己,再伤人,他们不愿意这么干。
但在特朗普这种利益至上的职业商人角度,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明明“打关税战”,美国受伤害最大的群体其实恰恰是他的支持者,对商品价格敏感而又没有议价权的底层“红脖子”。
但他依然可以以一副“赢麻了”的姿态,忽悠这些被又一轮“盘剥”的支持者。
此轮“关税战”,其实就是美国向全世界挥舞的一把新的收割镰刀。
美联储拿不来的钱,我美国政府来拿。
中国亏不亏,亏多少,其实不重要,反正这些还得听美国话的“狗”,还信美国政府、美国政客的底层民众,为美国的“再次伟大”出出血,不是很正常吗。
事物的变化发展,内因起决定作用。
中国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解决。
同理,美国的问题,也得他们自己解决。
但是美国政府试图把自己自上而下、自政府到民众、自政治到经济、自文化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内部问题,都通过关税战、贸易战的形式“转嫁”出去,这就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了。
美国当前需要的,不是别的国家给它的“输血”(美联储收割),也不是别的国家给它“移植”新的“造血器官”(制造业回流),而是真正的好好从头到脚“治治病”。
首先,清明大脑。
反正,选上来这种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上的商人特朗普当总统,就绝对不是正常的思维。
特朗普上台前,发虚拟货币收割财富,同时也狠挖自家美元霸权的墙角。
这次“关税战”期间,更是直接忽悠人买他家的股票,凭借自己的左右横跳“做多”“做空”,疯狂在股市圈钱。
所以,只要特朗普还在总统位置上,不管什么“战”,美国都赢不了,除非比较总统个人的财富增值和福布斯排名。
第二,割掉肿瘤。
美国政府的腐败问题,已经是众所周知深入骨髓的了。
美国最高法院于2024年6月26日作出的裁决(案件号Snyder v. United States),可是正儿八经裁定,政府人员“以权谋私”给人办事,只要不是事前收钱,就不算行贿。
这种在任何现代国家都毫无争议的腐败问题,美国可是从法律层面予以否认,在美国彻底杜绝了“腐败”的出现。
但是定义虽然取消,腐败的现实却不仅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美国如果不能敢于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把上上下下那些“史密斯专员”都清理掉,那不管什么“战”,美国都赢不了。
第三,净化血液。
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石,都是人。
一个国家民众的综合水平,决定着国家的道德水平和发展水平。
美国从上到下,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都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长远发展的好?
美国现在连教育部都被彻底裁撤,可见其在国民教育上的失败至极。
这种从细胞层面的失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了的。
美国如果不能从根子上让国民形成有历史层面的责任担当、愿意吃苦奉献的精神内在,那不管什么“战”,美国都赢不了。
3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精简美国教育部并推动教育部的关闭。
最后还是那句话,内因才是变化的决定因素。
美国通过一战、二战、冷战赢得世界“霸主”地位,虽然有其偶然之处,但其修炼内功,发展自己,最终自身生产力等软硬实力先成为世界第一,才是核心。
而今,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在复兴之路上,到底该怎么做?其实也很清楚。
那就是,保持定力,强大自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来源:就三七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