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纸老虎”一词目前可追溯到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书中第二十五回潘金莲在武大捉奸时对西门庆慌张的模样嗤之以鼻,怒斥道:“见个纸虎,也吓一交!”此处“纸虎”即“纸老虎”的雏形,用以比喻外强中干、虚张声势之人。
“纸老虎”一词目前可追溯到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书中第二十五回潘金莲在武大捉奸时对西门庆慌张的模样嗤之以鼻,怒斥道:“见个纸虎,也吓一交!”此处“纸虎”即“纸老虎”的雏形,用以比喻外强中干、虚张声势之人。
“纸老虎”三个字在清代晚期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有出现。书中有“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但走向世界的“纸老虎”源于毛主席在1946年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谈话中,毛主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句话被翻译成: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从此paper tiger因毛主席的巨大威望而被国际熟知。
不过,英语paper tiger在此之前已经有了。1836年出版的the Chinese即有A blustering, harmless fellow they [the Chinese] call 'a paper tiger’。此书作者是 John F. Davis。
目前,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牛津高级学者辞典、剑桥高级学者辞典、柯林斯高级学者辞典等主流词典均有paper tiger词条,释义与汉语“外强中干、虚张声势”一致。
典型例句如下,
【例句1】Sometimes if you actually confront a situation it turns out to be a paper tiger. (有时候,如果你真的面对一种情况,结果却变成了纸老虎。) [柯林斯高级学者辞典]
【例句2】The Soviet Union was suddenly revealed as a paper tiger. (苏联突然被揭露为纸老虎。) [剑桥高级学者辞典]
总之,西方人懂得paper tiger是什么意思。
注意,paper tiger虽是比喻义,但非专有名词,所以首字母不用大写。
来源:立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