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圳市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通过产销对接、品牌建设、新媒体营销、科技支撑及农文旅融合五大维度19项任务,构建“促消费、促外贸、促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近日,深圳市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通过产销对接、品牌建设、新媒体营销、科技支撑及农文旅融合五大维度19项任务,构建“促消费、促外贸、促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产销对接方面,常态化机制,每年组织2次以上产区直采活动,推动“南品北上、北品南下”双向流通,对参展企业提供展位补贴。 结合深圳购物季及中秋、国庆等节点,联动商超、电商平台建立长效产销通道,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提升曝光为节庆营销赋能。深汕友农品牌已成功进驻深圳商超体系,形成可复制的产销模式。
“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进商超。
针对品牌矩阵建设重点打造大鹏“旅游+”、南山荔枝、沙井蚝等地域IP,同步推广农业无人机、AI育种等科技品牌, 并开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专栏,挖掘涉农企业典型案例,强化品牌影响力。
在新媒体营销与农产品供给领域,组建专业助农团队,鼓励企业负责人、村干部等参与直播,联合深圳文交所打造对口地区直播平台。
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体系的品牌分层运营,如深汕友农平台已实现多品牌协同发展。
在科技人才支撑方面:推动农业大模型、AI数字人等技术应用,拓展智能装备在种植、养殖等场景的落地。 并开设新媒体运营实战班,培育乡村经营人才,2025年计划覆盖超500名中小商家。
为促进农文旅融合,丰富乡村消费业态,《工作措施》提出激活乡村文创资源。支持媒体联合设计团队挖掘古镇、古村落文化价值,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组织与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电商平台以及小红书 、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合作建设“数字营销示范村”,推动“渠道+终端”一体化销售。 同时开发滨海旅游主题线路,促进渔业与文旅产业联动。
深圳滨海旅游正蓬勃发展
深圳将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确保“月月有项目、季季有活动、年年有成果”,通过政策、资金、平台三维支撑,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双增长。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