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南寨墙永庆门与琉璃桥奎章阁附近的白河码头,每日停泊着数以千计的商船,进行货物装卸、商贸往来和旅客中转。
南阳新街淯阳桥北端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妈祖庙,当地居民习惯称其为"天妃庙"。
这座建筑见证了南阳航运业的盛衰变迁。
当年南寨墙永庆门与琉璃桥奎章阁附近的白河码头,每日停泊着数以千计的商船,进行货物装卸、商贸往来和旅客中转。
这些船只随后沿着白河航道驶向南北各地,将南阳"富冠海内"的美誉传播至四方。
作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特有的宗教场所,妈祖庙主要用于供奉海神林默(又称天妃、天后或海神娘娘),这类庙宇承载着保佑渔民航海平安、渔业丰收的民间信仰,体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北方内陆的南阳却拥有全国唯一的天妃庙,这与其境内重要的航运河道白河密不可分。
历史上,白河曾是带动南阳经济发展的水上要道,但随着鸭河水库的兴建和河道变迁,其航运功能逐渐衰退。
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河道疏浚、堤防修筑和水坝建设,白河水系重新焕发生机。
虽然当代年轻人对南阳航运历史知之甚少,且白河复航工程面临诸多挑战,但南阳仍坚定推进这一计划,期待通过恢复航运重现《大汉南都》往日的繁荣景象。
白河航运恢复工程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严格遵循《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的战略部署。
该项目实施范围自南阳市郑万铁路桥下游延伸至豫鄂交界处,计划建设80公里符合Ⅲ级标准的航道体系。
工程内容包括新建包营、三河、王集及新甸铺四座梯级船闸,同步建设南阳港黄台岗作业区与新野港区城郊作业区,初期配置8个千吨级泊位。
沿线需改造新星白河大桥等9座跨河桥梁,涉及南环路、大桥路、北环路、S239省道等交通节点。
项目建成后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在950万吨至2000万吨之间,工程总预算约为114.3060亿元。
2023年度,白河航道工程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先行用地许可及完整施工图纸均获得批准。
在此基础下,包营枢纽与新甸铺枢纽率先启动施工,为全线工程展开奠定基础。
根据规划,该项目在当年上半年需完成6亿元投资目标。
南阳市发改委于7月15日出具了容缺审批文件。
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多项专业工作:初步设计数据的核算与审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的专家复核、社会稳定性分析、航道通行影响研究,以及环境评估、水土保持、矿产压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专项报告的编制工作,这些环节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白河航运工程竣工后,将具备千吨级货轮通航能力,主要承担大宗商品运输功能。
这条连接河南与湖北两省的航运干线,将促进豫西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深度融合,为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将交通地理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构建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目前唐河复航工程正在有序实施。
该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建设66公里四级标准航道,水台子和郭滩两个枢纽工程已启动施工。
工程还包括新建王庄、龙潭、郭滩三个作业区的6个500吨级泊位。
项目竣工后,唐河航道将与汉江连通,进而接入长江干线,为河南省开辟第二条"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
作为《白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该工程依据地理条件分阶段推进,有望提前完成建设任务,为南阳地区的水运复兴带来重大突破。
白河沿岸目前可见的豪华观光游轮及桥梁扩建、堤坝修筑、河道疏浚、船闸建设等工程,仅仅是白河航运复兴计划的初步成果。
以城区段"畅游白河"观光航线为起点,该项目致力于塑造南阳文化旅游新名片,彰显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规划中的千吨级船舶泊位将实现白河与丹江、汉水的航道联通,最终接入长江经济带航运网络,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预示着白河航运即将迎来21世纪的振兴发展。
#百家说史#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举报-反馈
来源:简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