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8月21日,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老因病去世,享年100岁,消息传出后,全国所有人都陷入了万飞悲痛当中。汪东兴汪老曾负责领导人的警卫工作,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这一生我只干过一件大事,那就是保护了开国领导人!”、
2015年8月21日,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老因病去世,享年100岁,消息传出后,全国所有人都陷入了万飞悲痛当中。汪东兴汪老曾负责领导人的警卫工作,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下葬那天,汪老静静地躺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中,身上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对汪老的认可!
期间,开国领导人的一位后代也来到了葬礼现场,紧紧的握住汪老儿子的手,希望他能节哀。望着这一切,汪老儿子彻底绷不住了,一直故作坚强的他开始放声大哭,父亲不愧是领导人最忠诚的守卫,同时也是人民信赖的革命干部!
中南海大管家
汪老爷子出生在江西一个农民家庭中,他是在1929年参加的革命,并且于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最后历时一年,在1932年成功转为中国共产党,并在6月成为了红军的一员,在此期间汪老还担任过排长、干事、总支书记等职务,但是汪老担任时间最长得还是领导人的贴身近卫之一职务。
那段时间,正值国民党围剿延安时期,面对炮火的狂轰滥炸,开国领导人最终选择撤离王家湾,但就是在撤离时,却突发意外。领导人眼含热泪的望着汪老:小伙子,你敢替我在这看着敌军吗?汪东兴想都没想直接回答:您都敢留下,那我作为您手底下的兵,为何不敢?
领导人听后激动地眼泪都快流下,随后告诉汪东兴:看见蒋的部队后,先替我打几枪。
在领导人们撤离后,汪东兴立马带着一同的战士们在周围筑起了防御工事,并准备阻击保卫过来的敌人们。
十几个小时过后,汪东兴带领的部队在与蒋军纠缠后,全身而退,他们的阻击,成功为领导人大部队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从这以后,开国领导人便慢慢注意到了汪东兴,并决定将他留在身边。当然,汪东兴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期望,每次出任务时,都可以完美的完成。
所谓“我方在明,敌方在暗”,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国领导人的人身安全就更加重要了,这也使得王东新的压力开始慢慢变大,但他每次都会提前布置好一切,确保领导人的安全。
而且在汪老任职期间,中南海从未发生过中大区安全事故或隐患,就算是在特别是其他也能完美的完成任务,对领导人们进行全方位保护,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人们都开玩笑的将汪老称之为“中南海大管家”,没有他不行。
开国领导人曾表示:“东兴常伴我左右,若出行无他陪伴,还真不习惯,但若换成他人,我信心不足。”短短几句话足以看出领导人对汪老信任。
左膀右臂也会“犯错”
在汪老任职期间,又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是,竟有人将汪老与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做对比,但是领导人却回答道:“汪东兴就是汪东兴,没有任何人能与他做对比。”可见领导人对汪老的高度信任。
1960年左右,领导人忽然觉得自己周围出现了一些“老鼠”,也就是忘记党内纪律之人。所以他便派汪东兴前去,将这些以权谋私,私吞民脂民膏的“老鼠们”全揪出来,严惩不贷。
汪老当即做出安排,并带着“领导班子”重新学习了党内知识,其他一概不提。学习了几个月后,汪老在言语上或多或少的向每个人提到以权谋私以及受贿的事。
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说出来,但是这些“贪官”都是心虚的,被汪老这么一点,顿时慌了神,再加上这些年来,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认罪。
这一次从上到下的整顿,再一次让领导人见到了汪老的才能。但是在这之后,汪老却犯下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错误。
1970年春,领导人突然提出:改革全国制度,取消国家主席职务。
听到这话后,有些同志当即提出反对意见,但汪东兴却对毛主席的看法并不了解,只是听到要请示主席,这就造成了一种误解。
同年8月24日,汪老在第九届二中全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我汪东兴代表军委,8341部队,坚持要领导人继续领导国家。”
会议结束后,虽然有很多人说了类似的话,但是只有汪东兴针对此的讲话,被刊登在了《会议简报》上。
次日,当领导人收到简报后,顿时勃然大怒,直接将汪老叫到了办公室,领导人说:“知道《简报》的影响有多大吗,这一句话弄得大家脑子一片混乱,难道这是要逼我上前线吗?既然是我的人,为何不告诉我,你要是想改变的话,就给我滚蛋!”
听领导人如此大怒,汪东兴赶紧解释了一下情况,这时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与领导人的方案完全不同,他在领导人身边带了这么久,竟然还犯下了这种错误,实在太不该了。
会议结束的几天后,汪东兴几乎要哭出来:“我太对不起领导人的栽培了,我一定反省自己,绝不会在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那段时间,汪东兴向领导人进行了深刻的检讨,领导人的怒气也渐渐消散,对于他在工作上的错误也给予了谅解。
之后的日子里,汪老与领导人建立齐了深厚切坚固的友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汪老的年纪也在不断增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担任“护卫”一职,无法再全方位的保护领导人的安全,便向中央提出了离开中南海的提议。
从此,汪老就过上了深入简出的生活,但是他还是会经常想念在领导人,想念在领导人手下的日子,而且汪老还经常读领导人的著作,但有时候吧读着读着想起领导人,就会默默的流下眼泪。
要知道,汪东兴老爷子是领导人最信任的人之一,虽说犯过巨大错误,但是他俩好似是十分要好,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相处,二人早已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存在。
汪东兴晚年惬意生活
得到了中央批准后,汪老爷子搬离中南海,住在了北京西单的胡同中,生活质朴而悠然自得。在家闲着的时候偶尔还会写作,汪老爷子为了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记录下来,还成为了专栏作家,并且写了一本名为《汪东兴日记》的书。
在家休养这段时间,汪老虽然拒绝了很多外界活动,但是他仍然关心社会建设,他非常感谢家乡那两个带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方志敏和余汉潮两位烈士。而且在汪老的建议下,江西省戈阳县的党史人物传中也加上了这两位。
2000年,84岁的汪老回到了金溪战役的旧址。他激动地无摸着这面曾被战友的鲜血染红过的墙,往事也不断地涌上心头,当年他从这里跳下来九死一生,而现在能重新回到这片地方,乃人生之大幸。
虽然战友们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汪东兴帮他们延续了年轻热血的生命,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大家不知道的事,汪老的夫人姚湘娥,也是一位老革命,在延安时她就是队伍中的医护人员,后来调到北京,任职过警卫处副处长简警卫值班室主任等职。
她先于汪老故去,每天早上或者傍晚,汪老都会在妻子的墓前走30圈,以此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待到2015年汪老去世后,与夫人合葬革命公墓。
汪老夫妇还共有7个子女,他们多数都曾在部队服役,有过军旅生活,并且磨砺了钢铁般的意志,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长子汪春平,自解放军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前往了北海舰队服役,是一位又副军职的海军少将,十分优秀。
长女汪延群因从小崇拜父亲汪东兴,长大后担任父亲的秘书,辅助父亲的工作,并还将父亲的生活大力的井井有条。
除了长子长女外,汪东兴夫妇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名字大燕和小燕。小燕嫁给了一位武警大校,名为康永年,此人称得上是汪东兴的乘龙快婿,有才华有担当,不骄不躁。
汪老还有一个次子,名叫汪振凯,是七个子女中性格最像他的,不仅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还有缜密周详的计划能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及深度思考的思维能力,汪振凯也是子女中成就最高的。
汪振凯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直接前往部队接受考验,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品格,在上万民优秀青年中脱瘾而出,担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等。
最后,虽然汪东兴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将在我国永存,革命路上有无数英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深知当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自应带着前辈的期许和希冀继续走下去……
来源:微鉴史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