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重约两吨的马赛克以起伏的韵律堆叠,大量蓝白色相间的色块经过艺术家的编码重组,在展厅中化成流动的潮汐。浪尖处跃动的翡翠色颗粒,似海藻随浪而逐,在光影中舒展活力。这些微小的色块所凝结的是个体的命运,还是时代的浪潮?李景湖的装置艺术作品《海浪》以视觉诗学叩问观者,
总重约两吨的马赛克以起伏的韵律堆叠,大量蓝白色相间的色块经过艺术家的编码重组,在展厅中化成流动的潮汐。浪尖处跃动的翡翠色颗粒,似海藻随浪而逐,在光影中舒展活力。这些微小的色块所凝结的是个体的命运,还是时代的浪潮?李景湖的装置艺术作品《海浪》以视觉诗学叩问观者,也映射出一座城市对每一位建设者的致敬与铭记。
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当代艺术展巡展,于2月28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展览以双轨的形式铺开叙事,主展艺术作品展与附展(“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特别策划回顾展)交相辉映,凭借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国家文化高地迅速吸引目光。
4月10日,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在交流观展活动中向嘉宾介绍同场展出的东莞潮玩产品。
“2亿分之一”是谁?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有超过两亿人在东莞工作过、建设过、奋斗过。2亿分之一,是这座城市文明穹顶的每一盏星光。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承载了两亿“赶路人”梦想的广东省东莞市,用47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迭代升级。而一场在京华大地上不断汇聚热度的艺术巡展,不仅深刻诠释了城市与两亿建设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更将改革开放浪潮中无数个体的奋斗轨迹,与一座城市的文明星图并轨。
工业原料、半成品、成品、废弃品;塑料、陶瓷、混凝土、金属……当它们以集群的姿态呈现,以像素化重构的方式构成作品,便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工业零件,而是两亿人用汗水浇筑的文明拼图——无数个体以披星戴月,推动东莞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前奔涌。
人们看到,这颗“珠三角的璀璨明珠”以深情的回望感恩建设者,以温暖的关怀回馈新莞人,探索打造人才、产业、城市和文化相融互促的全方位“城市文明”,不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打造“友善东莞”品牌,成功塑造了“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城市文明形象。
用艺术展览的方式来表达城市精神,在探索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进阶发展的更优实践上,东莞此次又落了精彩的一子。
X美术馆馆长尤洋在为嘉宾讲解。
4月10日,“制造·美学·城市:创新与更新的对话”主题沙龙举办。
星河汇萤光
以人文精神写就文明长卷
2月5日,农历乙巳蛇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开篇,开启了接续奋斗的新程。紧接其后,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月6日擂响了“抓早赶前、奋楫争先”的战鼓。
因盛产莞草而得名的东莞,是奋斗之城,也是圆梦热土。“人勤”是这座城市的精气神,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凭借一代代建设者的拼搏精神,东莞才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新工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47年来,东莞为全国贡献了超过100个全国首创改革实践,这个数字既是东莞敢为人先的勇气勋章,也是两亿建设者用汗水刻写的文明密码。
“2亿分之一的代表,欢迎你们回到东莞!”去年夏天,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来宾于东莞玉兰大剧院欢聚一堂。作为东莞曾经的建设者和在莞建设者代表,在“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中,他们是“客人”,亦是“游子”和“归人”,都曾以东莞东站为起点,开启人生的奋斗篇章。
从茅洲河岸的稻田浪涌到松山湖畔的科技潮起,“三来一补”时代的机器轰鸣曾响彻东莞,如今这里正上演智能制造的“黑灯工厂”奇迹。这座每天诞生新可能的活力之城,将产业发展的步伐与莞草文化的底色相互交织,让两亿人的奋斗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留下鲜活印记,也让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具情怀与温度。
作为连接东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这个春天,“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艺术巡展把一座城与两亿人的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听。城与人的故事,恰似标记城市发展历程的星辰图谱,每一份平凡坚守,都是这座城市向上的基石,正如散落在莞草间的萤火终将汇成星河——东莞的故事,是两亿人写就的文明长卷。
“东莞没有忘记这些前辈,没有忘记当年的耕作者”。在东莞,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每一份付出的尊重与珍视——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文化氛围的营造,从产业更迭升级到社会治理创新,每一步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关怀和温暖。将工业文明与人文精神刚柔相济,东莞的文明进阶之要义,在于恪守以人为本的发展哲学,探索建设“城市文明”的更多可能。
星海涌春潮
以制造美学擘画文明蓝图
2024年12月,岭南岁末冬暖,东莞依然树木郁葱,繁花似锦。在这片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制造美学”课题研究的丰硕成果应势发布,以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表达,让这座城市在文明进阶之路上的探索与成效清晰可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面对国家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起步于制造、繁荣于制造、扬名于制造的东莞,有责任也有能力作出更大贡献,而如何更好地结合产业发展促进文明、文化更新,东莞一直积极思考,创新探索。
站在时代前沿,东莞率先将“制造”与“美学”紧密结合,在全国首次提出“制造美学”概念。立足“设计之美、工艺之美、生产之美、产品之美、人文之美、理念之美”六大理念,设计师以人体工学锚定用户舒适性,工程师用智能传感筑牢安全防护屏障,城市治理者在产城更新中守护街巷传统生态,城市中的每一处设计都遵循“人的尺度”。在莞香花的馨香中,松山湖高新区的机械臂合着广场上市民的舞步打出欢快的节拍,当工业文明与寻常烟火气相映成趣,这座城市的制造美学便有了文明的维度。
智能生产线旁增设母婴休息站,工业园区内嵌入街心公园,工业博物馆里开设儿童创客空间……制造业是东莞的根与魂,而人始终是根魂所系。东莞通过“人-产-城-文”深度融合的文明新范式接纳了千万人口,并以智慧破题、情怀落笔,全面提升市民公共服务水平,将造物之美融入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图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制造美学’最重要的其实是‘人’,因为所有的价值和体验都是人创造和感受的,脱离了‘人’谈制造美学,显得略为机械、功能和冰冷。”正如“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艺术巡展的作者李景湖所说的那样,在东莞,以人为本的发展哲学让冰冷的机械有了温度、枯燥的流程有了生趣,也使城市建设者们从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文明的共享者。
在“2024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颁奖典礼上,东莞获得两项殊荣——赢得“基础设施与建设大奖”、入围“创新大奖”。这座城市,以制造美学擘画出了“让奋斗者有尊严、让居住者有诗意、让所有人共享文明荣光”的蓝图。
造物之美如星光璀璨,文明之力似春潮涌动。通过制造业吸引人群聚集,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繁荣,通过人与城市的共荣共生、共情共进,实现思想、技术和文化的跃迁,东莞这座以制造闻名的城市,将造物史纳入文明史的宏大框架,开辟出一条“以美育城、以城养人、以人兴产”的城市发展新赛道——以工业文明反哺城市文明,构建起千万新莞人的精神家园。
星辉照征途
以文明沃壤孕育城市活力
4月10日,展现一座城市和两亿建设者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制造·美学·城市:创新与更新的对话”主题沙龙,在北京郎园Station城市书房掀起“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当代艺术展北京巡展的又一高潮。
当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人们透过光影交错的艺术装置,看到东莞的城市建设笔触始终围绕“人”展开。
将“外来工”亲切地称为“新莞人”,大力推动“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积分入学制度为随迁子女打开教育之门,多层次医保体系织就民生保障网……这些创新措施,有力提升了市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其背后是东莞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这座城市以拼搏、进取、关爱、友善的精神密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打造全域文明融合发展高地为目的,东莞厚植产业根基,深耕文明沃壤,全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拿出了一座工业城市实现文明进阶的实践力证。
城市之文明,实为人之文明。东莞不断追求城与人的互相成就,研究构建东莞市民现代文明素养的“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探索以市民现代文明素养的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润化等全域文明创建“五大工程”,城乡文明建设全域一体推进;创新评选76家“友善企业”,利用社会力量推动开放场馆资源,增设公益课堂等惠民举措,提升“商业向善”与“社会受益”的良性互动;全力实施“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推动广大建设者由居民向现代市民转化;围绕《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这座城市秉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以绣花功夫织就“文明经纬”,为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
文明矩阵之根基,必是一片文明沃壤。锚定“推动千万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东莞以建设“友善东莞”品牌为导向,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从“荣誉导向”向“内涵提升”迈步。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5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志愿服务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策划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五色花计划”、“城市之光”致敬传播项目,连续2年开展“友能量城市漫游计划”,以“友善文化”重塑城市精神内核;创新推出的“文明积分银行”将市民善行量化存储,实现文明行为可累积、可兑换、可传递;连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以榜样力量带动全社会向上向善,让文明荣誉升华为城市的精神基因与市民的思想动力。在这片热土上,文明种子茁壮成长,文明力量不断汇聚,文明底色更加闪耀。
点点微光铺就来路,朗朗星辉映照征途。如今的东莞,颜值与气质并重、服务与温度同行、内涵与素养兼备,正以“近者悦、远者来”的从容姿态,在“每天绽放新精彩”的生动实践中,书写着进阶建设“城市文明”的崭新篇章。
- End -
▌来源 |精神文明报(2025年4月11日 1版)
▌编辑 | 徐艺嘉
▌审核 | 秦丽 陈晓芸 杨均
来源:文明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