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红圈又爆出一个大瓜。曾经靠着“怼天怼地”风格在直播间吸粉无数的网红“柴怼怼”翻车了。这一次,不是口水战,也不是营销炒作,而是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警方刑拘。而且令人吃惊的是,他与妻子齐齐被抓,夫妻档彻底凉凉。
最近,网红圈又爆出一个大瓜。曾经靠着“怼天怼地”风格在直播间吸粉无数的网红“柴怼怼”翻车了。这一次,不是口水战,也不是营销炒作,而是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警方刑拘。而且令人吃惊的是,他与妻子齐齐被抓,夫妻档彻底凉凉。
事情的起点是消费者举报。在“柴怼怼”的直播间,许多人花了几千甚至上万元买玉石,觉得捡了漏。可谁想到,经过官方鉴定,首批30多件玉石的估价竟然只有30元到500元不等,有15件还是“染色和田玉”——也就是通过化学染色手段冒充真玉的劣质货。原价几十块,直播间里能卖到几十倍、上百倍,这买卖做得可真是“暴利”。
而这并不是柴怼怼第一次出事。**7月22日,他妻子肖某作为法人代表的“小丫茶饮有限公司”,因为虚假宣传被罚22万元。**紧接着,**7月28日,他本人作为法人代表的“柴氏酒业有限公司”又因为虚假广告被罚6000元。**这才过去没多久,就因为玉石翻车被刑拘。可以说,这对夫妻在“违法违规”的路上一路狂飙,终于被重拳打下。
仔细看,“柴怼怼”事件并不是孤立。近几年,直播带货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所谓的“带货明星”。但与此同时,假货、虚假宣传、价格虚高、夸大功效等乱象层出不穷。
前有“辛巴燕窝”事件,水比燕窝还多;后有“疯狂小杨哥”被质疑带货假货;再有某些医美博主推销“三无产品”。如今,柴怼怼把“玉石翻车”推上热搜。
为什么这种情况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监管跟不上、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对于一些网红来说,直播间就是“收割机”,只要能赚钱,口碑塌一点也无所谓,反正还能换个号继续开。
柴怼怼原本走的是“硬刚型”人设,他敢在直播间怼同行,敢怼品牌方,敢怼各种行业乱象,这也让他圈了一大波粉丝。很多人觉得他“敢说真话”,于是对他产生了信任,甚至在消费上毫不犹豫。
但这一次,真相啪啪打脸。一个“敢怼”的人,最后却在玉石上玩起了染色、造假。所谓的“真性情”,成了“假货滤镜”;所谓的“怼人设”,原来是割韭菜的幌子。
这让粉丝感受到巨大的背叛。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怒斥:“我们信他是真诚的,没想到他最假!”这种人设崩塌的反噬,比假货本身还要致命。
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因为竞争太激烈,才让一些网红选择了走捷径?”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在直播电商行业,流量就是钱。**一个头部主播,一场直播销售额可以上亿;但一个中腰部主播,如果没有噱头和差异化,很难维持生存。**这导致一些人不得不通过“低价、虚假宣传”来抢市场。
但是,**再激烈的竞争也不能成为违法的理由。**食品安全不能碰,文玩玉石的真伪也不能糊弄。否则行业生态就会彻底被毁掉。
柴怼怼的翻车,背后也暴露了平台监管的漏洞。要知道,这些玉石不是在线下小摊偷偷卖的,而是在直播间公开售卖,涉及金额巨大。如果平台在前期就严格把关,要求主播提供权威鉴定证书,结果还会是今天这样吗?
另外,消费者的维权难题也必须解决。很多买到假货的人,维权的第一步是找客服,但往往被推来推去。即便投诉成功,退款也可能只是“止损”,根本追不回更多损失。更重要的是,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太低,往往“罚酒三杯”,再换个身份继续开播。
这次柴怼怼被刑拘,其实给了行业一个信号:直播间不是法外之地,带货主播也要为卖出的商品负责。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主播的“人设”迷惑,更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限时捡漏”“独家渠道”。**特别是像玉石、珠宝这类高价值商品,更应该去正规渠道购买。
一句话,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好货不会那么便宜。
柴怼怼夫妻被刑拘,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塌房,更是直播电商行业的一次警钟。**靠表演收割的时代,终将被透明和规范取代。**如果行业不自律、平台不作为,未来只会有更多“柴怼怼”翻车。
消费者需要清醒,平台需要担当,监管需要跟上。否则,今天是玉石,明天可能就是食品、药品,后果只会更严重。
**柴怼怼翻车,不只是一个网红的崩塌,而是整个行业乱象的缩影。**而真正的问题是:在这场直播狂潮中,我们还能信谁?
来源:斌说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