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数学老师在班级群点了学号批评:这4个孩子没写数学作业,问他们说是忘了,希望家长多多提醒。
掐指一算,已经开学17天,上了13天课,休了两个周末了。
孩子适没适应开学不知道,但家长朋友们肯定还不适应呢!
怎么读个书,当年被耳提面命的是我们。
过了个几十年,被耳提面命的还是那批人呀!不能整着一批人祸害吧?!
但看看老师在群里@所有人 的话,老师也着实是无奈!
01:3年级,4个孩子没写作业,说忘了
下午,数学老师在班级群点了学号批评:这4个孩子没写数学作业,问他们说是忘了,希望家长多多提醒。
这已经不是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这个学期第一次苦口婆心的提醒了!
我们刚进3年级,1、2年级是没数学作业的。这个学期市里统一发了本配套的数学练习,也就有了数学作业。
以前是自己手抄语文作业,这回还要多抄个数学作业,不少孩子似乎还没适应。
我特意看了眼名单,其中有一个很乖巧、平时爸爸管学习、管得也很严格的女孩文文,有一个每次数学难题能做出来、能参加竞赛那种水平的男孩天天。
更没想到的是,到6点,我们家长群(无老师)开始热闹了——接连3、4个家长在问数学和语文作业是什么,其中数学成绩超级好的天天妈妈说:“我家都两次没抄数学作业呢!”
02:“抄写古诗意思,是抄部分,还是抄全部?"
我心底暗笑:我在埋怨家里两个混小子跟我讨价还价写多少作业,好歹还抄全了作业,没少做作业,我该知足啦!
我家双胞胎下午写作业时,也没好哪儿去。
细毛跟我商量“抄写古诗意思,是抄部分,还是全部?”
我本来以为听岔了,或者理解岔了,结果他真是觉得3行字多了,只想抄写部分(这还是学校作业呀)!
我质问细毛:“部分会是全首古诗的解释吗?你知道上面的“译文”是什么意思吗?”
细毛悻悻地走了。
右右则是让多做点额外的作业,哪怕已经玩了2小时了,也一百个不乐意、没玩够。
刚开学,其实孩子和家长都在慢慢重新进入状态,别着急!谁家还不是呢!
但两类不同心态的家长,给孩子的影响,绝对不一样。
03:焦虑型家长:3年级了,什么都不好怎么办呀?
我的3年级妈妈群里,有两位好闺蜜。
开学多少天,就跟我抱怨了多少天娃,就让我安慰了多少天。
“我娃今天又被老师点名了,不知道一天到晚脑子在想什么?”
“我崽子学校作业我没看,好家伙,竟然破天荒今天有5个名字,两门作业有问题。”
“我家课后服务1小时,竟然3个造句没写完,问她在干嘛,说看漫画书。”
“中午在校不睡觉,让她默写下单词,也没给我做完,还跟同学去疯,疯一头的汗。”
“我孩子这学习习惯怎么得了呀,怎么这么不自律呀!”
“都3年级了,还什么什么都要我管,什么什么都学不好,可怎么得了呀!”
其实孩子一天、两天,开学、期末比较特殊的时间节点的情绪抵触,是很正常的。
家长稳住,孩子才能赢。
这一点上,我就特别佩服天天妈妈。
04:稳扎稳打型家长:该罚罚,该抄抄,该学学
天天是个挺活泼的男孩,他妈妈这是二胎,老大也是个男孩。
正好我们数学老师也教过她家哥哥,经常在班里公开表扬天天哥哥成绩好,性子也沉稳;说天天成绩好是好,但性子太跳脱了。
这不,开学10来天,几次没抄数学作业、没做数学作业,被一再点名上榜单了。
但天天妈妈一点都不着急,她说:“老师该罚罚,小孩子该抄抄。”
我家双胞胎属于活跃型的,我看天天成绩那么好,也没报课外班,特地跟天天妈妈取过经:“你两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成绩都那么好,怎么教的呀!”
开始天天妈妈总谦虚:“哪里好啦!老师说得好罢了!”“自己学的呢!我也没管。”
后来我家俩孩子,体育课、语文课、音乐课……都跟天天一起罚站后,3个男孩混成了好哥们。
我跟天天妈妈一起在校门口等着留校的娃,也交流多了,交流出感情了。
她终于跟我说了:“其实我是跟着《拿来就用的小学6年学习规划》学的,小学阶段,家长做好规划,稳扎稳打才是识时务。”
我借了书看了好几天,好家伙,都是干货。
小学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怎么规划安排,拿来就能用、照做就有效,给家长明明白白列好了!
书里按小低、小中、小高年级3个年级段,讲述学习规划和兴趣培养。
低年级(1、2年级):把握孩子的兴趣、习惯、安全感。
要让孩子觉得“学习这件事不难,甚至有点好玩”,才有下一步的“自律”。
语文把握“识字”和每天20分钟的亲子阅读,到2年级结束时,慢慢向自主阅读过渡。
数学抓口算题,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买东西算钱、分水果、看时钟等等。
英语给孩子做好启蒙,看英文动画片、听英文儿歌、读英文绘本,磨耳朵的“听”,是“会”的前奏。
中年级(3、4年级):把握阅读、思维、自主性。
语文从写一句话日记开始,鼓励孩子写清楚一件事。阅读既要把握精读,也要泛读历史、科普、文学名著,要从图画书向纯文字书籍过渡。
数学要学会读题、理解题意、建立数学思维,巩固计算能力。
英语可以读些分级读物,比如RAZ和牛津树,开始尝试简单的英语输出(说和写)。
高年级(5-6年级):把握效率、体系、冲刺准备。
语文:开始应试准备,阅读要有深度,能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开始系统地学习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古诗词和小古文要下功夫积累。
数学:小学数学知识点会在这两年全部学完并总复习。要帮孩子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可以适当做一些拔高题,训练思维深度。
英语:系统学习小学阶段必备的语法知识,加大阅读量,开始练习写作短文(如书信、邮件等)。
小学各学科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时间节点,家长常有的疑问,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详细的怎么规划,一看就能懂,一学就会。
书里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家长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学习细节上,怎么预习、怎么听课、怎么盯作业、怎么复习、课外做不做拓展、怎么改错,书里都给家长整理好了一整套的学习闭环。
难怪开学10来天,天天也没进入状态,天天妈一点都不着急。她早给孩子做好长期规划了,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
要是你也正对孩子学习发愁,可以跟我一样试试学学《拿来就用的小学6年学习规划》。
像天天妈妈说的,孩子可能不会一秒变天才,也不会让娃一下子就分数暴涨。但稳扎稳打地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让家长和孩子从容不迫度过小学6年,就是实现“稳赢”啦!
相信规划的力量,相信长期主义,不因为一次两次的考试失利、课堂点名、作业漏交就全盘否定孩子,打乱节奏。
只有你稳住了,孩子才能勇往直前地冲冲冲!
家里如果是5、6年级的孩子,可以一起带一本《拿来就用的初中3年学习规划》,同样给孩子、家长安排好初中应该怎么来学更有劲。
来源:右右细毛和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