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高考志愿填报大师张雪峰又双叒叕引起热议了!他在直播中抛出的"文科除了这三个专业,别的都不建议报"的言论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心慌慌。啥情况?文科生的出路真就这么窄?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事儿,看看到底啥是啥。
近期,高考志愿填报大师张雪峰又双叒叕引起热议了!他在直播中抛出的"文科除了这三个专业,别的都不建议报"的言论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心慌慌。啥情况?文科生的出路真就这么窄?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事儿,看看到底啥是啥。
1张雪峰的"文科三剑客"到底是哪三个?
根据张雪峰老师的推荐,文科生最值得报考的三个专业分别是:法学、汉语言文学和财务管理。这三个专业被他称为"文科生的救命稻草"。为啥?咱们一个一个掰开揉碎了看。
2法学专业:看似高大上,实则内卷深
法学这个专业在文科圈那可是响当当的"香饽饽"。多少人怀揣着"何以解忧,唯有法律"的梦想踏入法学的大门。
法律行业门槛高,但就业方向多。从历史上看,法律人才一直是社会精英的代表。早在2007年,全国法律类院校仅有80余所,而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634所!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法学专业的报考人数比2020年增长了47%。
录取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2023年在上海地区的法学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到了589分,比该校的会计学专业还要高出12分!
"法学这个专业,简单说就三个字——靠实力。没有背景不可怕,有真本事你一样能在这行站住脚。"——某知名法学院毕业生
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
考取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职业资格进入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务考取公务员,尤其是政法口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或出国留学但张雪峰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法学专业的痛点:没过司法考试的法学生,跟个普通文科生没啥区别。目前我国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约有20万人,但每年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数只有8万左右,通过率不足40%。
3汉语言文学:不只会写诗填词
一说汉语言文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教书匠"或"酸腐文人"。但在这个全民营销的时代,会讲故事的人简直就是抢手货!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从1952年开始独立设置,到现在发展出文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多个分支。
汉语言文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语言表达和文化底蕴。这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珍贵——谁能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又有吸引力,谁就能在各行各业吃得开。
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很广:
教育行业(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媒体行业(编辑、记者、新媒体运营)文化产业(出版社、文化公司)政府机关(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1.7%,在文科专业中表现相当亮眼。
"现在啥最贵?内容最贵!无论是短视频还是公众号,能写会说的人到哪都饿不死。"——某知名自媒体运营总监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初始薪资普遍不高,2023年应届生平均月薪约5980元,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五年后薪资水平有显著提升,行业头部人才年薪可达30万以上。
4财务管理:文科生的"财富密码"
财务管理被张雪峰称为是文科生的"财富密码"。这个专业就像是个香饽饽,搁哪儿都吃香。
从历史发展来看,财务管理专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会人才奇缺;到2000年前后,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引入,专业建设更加规范;而今天,数字化转型又为财务管理专业带来了新机遇。
财务管理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操性的专业。虽然归为文科,但学起来可一点不比理科简单。课程设置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统计学、审计学等,学习内容多元而系统。
就业前景方面,财务管理可谓是"遍地开花":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鉴证、咨询)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4.3%,平均起薪为7560元/月,相较于其他文科专业有明显优势。
"财务这行,入行容易精通难。但只要你足够专业,在哪个行业都能吃得开。毕竟,哪家企业不需要管钱的人?"——某知名财务总监
不过张雪峰也提醒考生,财会类专业虽好,但对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你是那种看到数字就头疼的文科生,慎重考虑。
5张雪峰观点背后的逻辑
张雪峰为啥只推荐这三个专业?总结起来无非这几点:
专业壁垒高:这三个专业都有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不是谁都能随便转行干的需求稳定:法律、语言表达、财务管理是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升学优势:这三个专业在考研、公考等方面都有相对明显的对口优势发展空间大:无论是向专业深处发展,还是横向拓展,都有广阔天地6那其他文科专业真的都不行吗?
张雪峰的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其他文科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和发展路径。比如:
新闻传播学系列专业虽然就业压力大,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也催生了内容创作、短视频运营等新岗位外语类专业中,小语种虽然冷门,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像泰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人才反而更加稀缺历史学、考古学等看似"无用"的专业,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选专业更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特长。正如一位高考志愿规划师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能坚持,坚持才能出成绩。"
7总结:张雪峰的建议该不该听?
张雪峰的观点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局限性。
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短板看未来:关注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考虑高校:同一专业在不同层次高校的含金量差异很大想好出路:提前规划就业或考研路径最后送给各位考生和家长一句话:专业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培养的能力和建立的人脉。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只要能在大学里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未来总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选好专业只是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得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来都来了,点个三连再走吧~~~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