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付桂,让我见识到针灸的神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1 10:29 1

摘要:认识刘付桂十年有余,刚认识他时,他在中垌卫生院担任副院长,分管中医康复、理疗方面工作,他医德好,医术精,为人和善,深得同事和群众的爱戴,并先后获得“化州市中青年名医”、“化州好医生”、“茂名好医生”、“茂名名中医”等荣誉。2022年8月,他调任我家乡丽岗卫生院

认识刘付桂十年有余,刚认识他时,他在中垌卫生院担任副院长,分管中医康复、理疗方面工作,他医德好,医术精,为人和善,深得同事和群众的爱戴,并先后获得“化州市中青年名医”、“化州好医生”、“茂名好医生”、“茂名名中医”等荣誉。2022年8月,他调任我家乡丽岗卫生院副院长,我为乡亲父老健康有保障感到高兴。私底下,我曾多次向丽岗卫生院干部职工和父老乡亲了解对刘付桂的印象,大家都说“刘付桂副院长医德好,医术高,对待患者都像亲人一样,仁心仁术。”十年间,我曾两次采访过刘付桂,对他有较深入的了解,知道他擅长中医理疗,为乡亲能享有这般优秀的名中医服务感到荣幸,同时也为他未能有更大的平台发挥专长感到有些惋惜。

今天在这里,我不再以记者的身份去采写刘付桂,而是以患者家属、患者的角色,去讲述下与刘付桂的两段医缘。

春节期间,乡下年例刚过,一天清晨,身体一向硬朗的父亲对我说,半夜左脚突然疼痛难忍,无法行走,莫不是中风了吧?

我心头一惊,连忙跑目前,一看,父亲的左脚确实有点红肿,用手轻按,父亲就杀猪般的叫疼。

“不是中风吧?要是中风就惨了。”父亲喃喃自语。

“无事的,可能你昨晚吃错东西了吧,或与你长期饮酒有关。”我故作轻松安慰父亲,但心里却异常紧张,因为父亲毕竟已是八十多岁老人了。

“我搭你去丽岗卫生院找刘付桂看下吧!”见父亲没有拒绝,我便扶他慢慢坐上小车。

丽岗卫生院离我老家不远,几分钟车程就到了。

妻子从卫生院一楼推来轮椅,我搀扶着父亲坐好后,便小心翼翼推他上中医康复科。

刘付桂刚好在科室,他向我父亲了解情况后,认真察看了一下痛处,便安慰道:“应该没有大问题的,我帮你做下针灸就好了。”

“病情如此严重,做下针灸就行了?”我半信半疑。

不多久,刘付桂就取来了针灸相关器械,先在父亲的左脚痛点处注射两支麻醉针,后用力按住痛点,将一些血挤出来,接着又用数十枚毫针扎在痛点周围,前后约莫用了半小时,最后将针拔掉。

“现在还疼吗?”刘付桂问。

“不太疼了。”父亲答道。

“我再开点药给你带回去,按时吃,今晚应该有明显好转。”

“这么神奇?”我心里咕嘀着,还是不大相信针灸有如此疗效。

搭父亲回家,准备扶他下车时,父亲说脚不疼了,应该可以行走了。为安全起见,我们还是扶他到沙发休息,叮嘱他不要乱走。

午休起床,我发现父亲居然去喂鸡了,左脚麻利如常。

“左脚不疼了吗?”我问。

“不疼了,好了,这个刘付院长得使(医术了得)。”父亲一脸开心。

我悬在半空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三个月前,我左手肘关节不时发疼,发麻,左手无力,很是不便。妻子更甚,右手肘关节疼痛时间更长,虽时断时续接受过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疼痛难忍时,我俩就贴片关节止痛膏缓解下。因我和妻子平时事务都较多,对该病患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未去医院接受过正规治疗,一拖再拖,以致病情加重。清明回乡下扫墓,无意间跟父亲提及此事,他说,你们还是找刘付桂看下吧,不要再拖了,病从浅中医。

父亲“一言惊醒梦中人”,于是,我即刻致电刘付桂,得知他上班时,便马上驱车直奔医院。

刘付桂了解我们的病情并按摩患处后说,“这是网球肘,是因长期反复劳累致筋伤,局部气血循环不畅,筋脉瘀阻所致,做下小针刀应该可解除病患。”

我是躺在床上接受治疗的,没有观察到治疗过程,只是知道从开始施术,到离开病床,大约用了30多分钟。至于效果如何,我们是有发言权的。治疗一天后,困扰我数月的左手肘关节炎居然好了,妻子右手肘关节疼痛也有明显缓解。

这两次见证和亲历,让我见识到了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见识到了刘付桂这个“茂名名中医”医术精湛,名不虚传。

如果说中医是祖国文化的一个宝库,那么针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刘付桂秉承“救死扶伤”的初心,传承祖国医学的瑰宝——针灸,用数枚小小银针,疏通每一条经络,拨动每一个穴位。押手、刺入、捻转、提插、得气……这一气呵成出神入化的动作,为无数患者调理气机、祛除病痛,效果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我有责任去讲好中医药故事,写好中医生作品,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发展,这是我毕生的事业。

感谢刘付桂,感谢中医,让我见识了针灸的神奇之妙!

健康中国,中医引领,我将身体力行之。

2025.4.8

来源:老铁情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