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际经贸的大棋盘上,提及中国在与美国较量中的优势资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稀土。确实,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着让美国难以轻易替代的影响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稀土,大豆也悄然成为中国手中一张极具分量的“王牌”,如今,这张牌正让美国大豆行业陷入焦虑之中。
在国际经贸的大棋盘上,提及中国在与美国较量中的优势资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稀土。确实,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着让美国难以轻易替代的影响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稀土,大豆也悄然成为中国手中一张极具分量的“王牌”,如今,这张牌正让美国大豆行业陷入焦虑之中。
眼下,美国正值大豆收获季,金黄的大豆田本该是丰收的盛景,可美国大豆协会的主席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原因很简单,作为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中国至今连一个订单都尚未下达。这一反常现象,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美国大豆产业的心头。
一直以来,美国大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之深超乎想象。回顾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约达1亿吨,这一数字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足以彰显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中的“超级买家”地位。
在这庞大的进口量中,来自美国的大豆数量为2210万吨,而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为5220万吨,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的大豆中,近一半都销往了中国。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而言,犹如命脉一般重要。
特朗普执政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堪称一招“昏棋”。这些关税措施如同筑起了一道高墙,直接阻断了美国豆农向中国出口大豆的顺畅通道。中国市场大门的暂时关闭,让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大量大豆积压,价格暴跌,豆农们苦不堪言。
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那2000多万吨的进口缺口如何填补?中国能实现大豆的自给自足吗?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国要做到大豆全面国产替代,难度极大。长期以来,中国大豆的自给比率始终在低位徘徊,还不到17%。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相关产业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实现国产替代,就意味着需要新增大量耕地用于种植大豆。但在现实中,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短期内大幅增加耕地面积,无疑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中国虽然难以短期内实现大豆完全自给,但要寻找其他进口来源替代美国大豆,却并非难事。
从进口比例来看,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约为746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1%;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量达到410.18万吨,占比3.9%。
如今,美国早已不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将所有大豆订单都下给了巴西和阿根廷。
这充分表明,即使不依赖美国大豆,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的中国,在国际大豆市场上也从不缺少优质的供货商。
可对于美国豆农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一旦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客户,他们真的很难再找到能与之相媲美的大市场。
为了弥补中国大豆市场的空缺,美国曾要求日本在三年内将大豆进口量提升40%。但日本每年的大豆进口量仅在300万吨左右,即便日本全力配合,达到美国的要求,与中国庞大的进口量相比,也只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消化原本销往中国的大量美国大豆。
巴基再看欧洲,其大豆市场已趋近饱和,基本没有多少增长空间来接纳美国大豆。在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大豆种植面积,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农业技术发展,逐步抢占全球大豆市场份额,甚至已经开始与美国豆农争夺订单。
所以,美国豆农想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个能顶替中国的大市场,几乎是天方夜谭。
其实,早在特朗普胜选之际,一些美国豆农就已经预见到关税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那为何他们不选择改种其他适销对路的农作物,非要在大豆种植上“一条道走到黑”呢?
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美国农业已高度工业化,农场作业基本全靠机器完成。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虽然降低了人力成本,赋予了美国农产品价格优势,但也在无形中束缚了农场主们。
以大豆种植为例,他们购置了大量专门用于大豆种植的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像价值251000台的大豆特种收割机,以及每台售价高达30万美元的大豆特种气息式播种机,都是为大豆种植量身定制。
如果要改种其他作物,这些设备将瞬间失去用武之地,直接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豆农场必备的大豆烘干塔,虽然理论上可以改造为其他农作物的烘干设备,但改造费用高达6万美元,而且未来若再想转回大豆种植,还得再次投入资金改回去。
除了设备更换成本,销售渠道也是一大难题。美国农场的农产品销售量巨大,一旦改种农作物,就意味着要重新建立销售渠道。而建立稳定且有利润的销售渠道,通常需要3到5年的时间,这期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同时,不同农产品的期货套期保值规则和操作方法也大不相同,农场主们需要重新学习,每户为此付出的成本高达1.2万美元。对于美国豆农而言,改种其他农作物,短期内不仅要承受设备报废、改造等巨额损失,还要面临漫长的学习过程、时间成本,以及转型失败的风险,因此,他们根本不敢轻易尝试转型。
如今,美国大豆收获季来临,中国买家却迟迟未出手,这让美国豆农们心急如焚。
美国中西部洪州的农民,很多都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如今却因为大豆滞销,开着拖拉机包围了州政府,抗议标语上赫然写着“关税就等于自杀”,这充分反映出他们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民主党的媒体也借此机会大做文章,通过画漫画等方式,将特朗普的关税形容成地下害虫,正在偷偷吞噬美国农民的大豆,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舆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质疑。
为了防止美国搞大豆转出口,中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给美国大豆做DNA原产地认证,从源头上精准识别大豆产地,确保大豆来源清晰;另一方面,打造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大豆从种植、收获到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记录在平台上,信息不可篡改,真正做到进口到中国的大豆“根红苗正”,杜绝了美国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规避贸易政策的可能。
目前,美国大豆将在九月底到11月初迎来集中收割,而中美关税的二次豁免谈判也仅剩59天。时间紧迫,特朗普若想化解美国大豆滞销的困局,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与中国进行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贸易协定。
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大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销售困境,美国大豆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经济都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打击。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