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见卖饼妇人,断其为一品夫人,妇人:我一个寡妇哪有那个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0:18 1

摘要:袁天罡捋着长须对着面前一位卖烧饼的妇人端详了半天,突然开口:“娘子,老朽观你山根丰隆,地阁方圆,日后必为一品夫人之贵。”

唐太宗时期,长安街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袁天罡捋着长须对着面前一位卖烧饼的妇人端详了半天,突然开口:“娘子,老朽观你山根丰隆,地阁方圆,日后必为一品夫人之贵。”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卖饼的妇人苦笑着摇头:"先生莫要取笑,我一个卖饼的寡妇,哪来那样的好命?"

可谁料,最后预言竟然成真。

01

袁天罡是大唐著名的相士,尤其相面术极为灵验,他曾给襁褓中的武则天看相,预言她若为女子,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他还曾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看相,最后的官职和命运一一应验。

所以,袁天罡说卖饼的寡妇会当一品夫人,虽然她自己丝毫不抱希望,但总有人当真,毕竟袁天罡的名气在那里。

中郎将常何曾是玄武门的守将,在玄武门之变中倒戈立了大功,后来就在李世民麾下效力。

他听说了“一品夫人”的预言,就借着买饼的机会来求娶妇人,想着娶了她自己说不定就能官运亨通,成为一品大员。

寡妇也有自知之明,说姻缘天定,您就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不过,有一天这寡妇做了个梦,梦见一匹白马化为白龙冲天而去。

正纳闷着,第二天一个身着白衣的书生来拜见,说是她亲戚介绍来的。

这个书生叫马周,不过他可不是什么白马王子,反而落魄得很,到了长安没钱吃饭没处落脚,过来纯纯是求接济的。

02

这个马周,老家是博州茌平(今属山东),虽然从小熟读《诗》《书》《春秋》等典籍,满腹经纶,但家里却穷得要命。

许是因为郁郁不得志,他行为放浪形骸、不拘小节,大白天喝酒,喝醉了就行为怪异,别人讥笑他他也不当一回事。

唐高祖年间,马周曾做过博州助教,每每因为喝酒荒废了讲授之事。

博州刺史达奚恕忍无可忍劈头盖脸骂了他好几回。

马周被骂得受了刺激,辞职外出游荡了,当然还是只能蹭吃蹭喝过活,白眼自然没少挨。

最严重的一次是被浚仪县令崔贤首侮辱,激愤之下,马周决定奔赴长安闯出一片天地。

在前往长安的途中暂住新丰的旅店,店主王公只顾着热情招待别的客商,冷落了马周。

马周却自顾自叫人拿来一斗八升酒,喝掉一部分后,将剩余的酒倒入盆中洗脚。

店主王公目瞪口呆,却觉得这人实在有个性,不畏世俗,感觉是个潜力股,将来说不定大富大贵、一飞冲天。

于是,王公不仅送了盘缠路费给马周,还告诉他自己有个外甥女在长安城开面食店卖烧饼,长安不易居,你可以找她提供个住处。

自然,王公的外甥女就是那位卖烧饼的寡妇了。

03

寡妇门前是非多,家里住个男人难免惹人闲言碎语,于是她想着帮马周找个工作让他自谋生路吧。

寡妇想起经常来买烧饼的常何,她想那常何是武将,身边必定少不了文人相助,而马周有学问啊。

于是,马周就去给常何府里做了文书。

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命令朝中官员每人写一篇议论时政得失的文章,人人有份,常何也不例外。

可他一个只会舞刀弄剑的武夫,哪会这些啊,把笔杆子咬断了也憋不出来。

好在身边有个马周,马周替常何洋洋洒洒写了20多条建议,每一条都极富建设性,每一条都写到唐太宗的心坎里。

唐太宗也知道常何是个什么人,他能写出这么高水平的时务策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就这样,蛰伏在常何府里的盖世奇才——马周,被挖出来了。

唐太宗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召见马周,前后四次派遣使者去催促。

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唐太宗与他相谈甚欢,立即下旨让他进入门下省担任官职。

次年,马周被擢升为监察御史,常何也因举荐有功被赏赐丝帛三百匹。

04

此后,马周在官场平步青云,他多次上书言明朝政得失,皆被唐太宗采纳。

最终在贞观十八年(644年),马周出任宰相(中书令),位极人臣。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时期,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其实,马周跟魏征一样,也是深受器重并直言敢谏的朝臣。

只不过,魏征太直白,喜欢来硬的,常常惹得唐太宗窝一肚子火,但马周却十分委婉,不管建言的事情多尖锐多敏感,总能用温和的方式让皇帝“照单全收”。

比如,规劝唐太宗跟太上皇李渊搞好关系,阻止唐太宗裂土分封宗室,不要对宦官过于亲昵等,件件都切中要害。

因为太过信任,唐太宗甚至说:“朕一日都离不开马周,一会儿看不到便要思念他。”

而那位卖烧饼的妇人呢,马周升官之后,常何想起袁天罡的预言,又见马周对妇人也很有好感,便有意促成二人喜结良缘。

最后,妇人还真的成了一品诰命夫人。

马周的传奇人生确有其事,而这段娶卖烧饼寡妇的故事却出自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

因为马周从落魄书生到朝廷重臣的逆袭过程太励志,历朝历代以马周为主人公的故事可非常多。

《太平广记》中还记载,马周是仙界华山素灵宫的仙官,被派往人世协助唐朝皇室治理国家,但他到人间后沉湎于饮酒,在袁天罡卦象的指引下,才完成自己的使命。

来源:夜半读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