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赛,现任河南省唐河县公安局文峰派出所所长。近年来,根据辖区治安形势和群众需求,常赛组织辖区村委干部开创性地推出“村干部说反诈”等系列短视频,以乡音乡味助推安全防范、乡村振兴,达到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荣
群众送锦旗表达谢意
常赛,现任河南省唐河县公安局文峰派出所所长。近年来,根据辖区治安形势和群众需求,常赛组织辖区村委干部开创性地推出“村干部说反诈”等系列短视频,以乡音乡味助推安全防范、乡村振兴,达到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2次,获得“全省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先进个人”“南阳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其带领的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荣获集体嘉奖2次。
生命至上,
群众安危系心间
“辖区河道水位已突破历史最高……”2024年7月13日夜间开始,唐河县迎来一场强降雨,预警信息连发不断,防汛形势变得异常严峻。郭滩镇地势低洼,且被涧河、唐河两条河流相夹,防汛压力徒增。时任郭滩派出所所长的常赛一直在关注天气和辖区汛情。当得知降雨仍在持续后,立即安排民警携带救援装备轮班值守在张官营村、马庄村等低洼村落,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及时救助。
7月14日凌晨5时许,张官营村孙厂组部分群众的屋内出现积水。常赛立即会同村组干部冒雨挨家挨户核实住户人员,引导群众转移至相对高位的村部所在地聚集。不料,时间来到7时许,待全部群众转移至村部后,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村部也即将被淹没。见此危情,常赛立即上报指挥部,并协调冲锋舟等工具转移群众。就这样,常赛和同事泡在近两米深的水中,依靠树木、房屋等指引,拉着救援艇将200余名群众转移至更安全的地带。
降雨仍在持续,还有其他13个村落处在低洼地带。来不及歇息,常赛再次会同政府工作人员,一人一人地劝导、一户一户地转运。然而,部分老人以“什么样的水都见过,这还没事”“我舍不得猪牛羊等牲畜,要看家”等理由拒绝转移。常赛苦口婆心,软话硬话说尽,这才将处在洪区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对乡亲们开展安防宣传
群众被转移了,但涧河河水已经与河堤平齐,随时有漫堤的危险。常赛又带着战友连夜在分不清河堤道路还是洪水水面的情况下巡逻排险。就这样,经过27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将14个自然村的300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此后,常赛和战友六天六夜坚守在防汛抗灾一线,直至险情解除。
由于辖区水域广阔,为避免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常赛克服地域广、人手少、管理覆盖面有限的困难,运用无人机搭载喊话器、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制定夏季“三梯次”巡航方案:通过高空广角巡航快速锁定有人员滞留的危险水域,中空动态追踪精准锁定目标观察动向,低空喊话驱离等方式,每天对全镇28处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宣防,创历史地实现了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暑期全镇在校学生“零溺亡”,最大限度地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广泛赞誉。同时,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常赛充分利用“矛盾纠纷双推送”、“警司访+”化解方法,将排查推送的300余起矛盾纠纷全部有效化解在“早、小、苗”状态。
深挖罪案,
乡村打防出良策
“深挖每一起案件,让涉案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的惩处,才是对群众最好的保护。”2012年从警以来,常赛一直坚守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千方百计维护群众的人身财产权益。
2022年,在侦办一起涉及2900元的婚恋诈骗案件中,时任唐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的常赛发现嫌疑人诈骗金额恰好在诈骗案刑事案件标准以下,分析研判嫌疑人肯定熟知有关法律政策。同时,常赛觉得嫌疑人机关算尽,仅仅诈骗2900元,肯定不止一起,值得深挖。
于是,常赛经过缜密分析,研判出嫌疑人背后藏匿着一个特大诈骗团伙,且诈骗团伙反侦查意识极强,稍有不慎即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他锲而不舍、紧盯不放,一点点分析研判、一件件固定证据,历经两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分析研判出了犯罪团伙的构架组成和藏匿地址。最终,专案组民警远赴郑州等地,对藏匿在城中村、偏僻乡村的30个诈骗集团窝点集中收网,成功抓获嫌疑人300余人,彻底铲断了这个以婚恋为外衣的诈骗链条。
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
2018年12月13日,时任张店派出所副所长的常赛接到群众报警称,独居老人潘某被2名嫌疑人以“算命”为名实施诈骗,9000余元养老钱被骗。常赛在赶往事发现场的同时,立即详细询问嫌疑人的身份特征和交通工具信息,迅速组织案发附近交通要道上的治安积极分子进行协助查控。接到报警不到20分钟,附近的10余名治安积极分子已经封锁了案发地附近的所有交通路口,成功将2名嫌疑人包围,并带破诈骗案件7起,追回赃款6万元。
这就是常赛建立乡村打防模式的成功实践。发生在农村的案件因作案时间突然、道路分散、距离派出所较远等原因,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痛点和打击现行涉农犯罪的难点。为此,常赛充分发挥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邻里守望”力量,在道路交通要道、重点位置等发展治安积极分子,构建以民警为主,村组干部、乡村主干道路治安积极分子为辅,纵向和横向连接呼应的打防管控联动新模式,为快速打击农村现行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
反诈创新,
源头止损见奇效
“如何才能让农村群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上止损?”常赛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电信诈骗正日益向乡村群众蔓延,且受损人数、受损资金日益增多。如何防范成了他重点思考的方向。
经过实践探索,常赛提出了“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宣传思路,坚持线上线下双结合开展反诈宣传,并组织制作“村干部说反诈”“文峰警哨”等反诈短视频,自学拍摄剪辑方法、紧跟诈骗形势编写剧本、邀请村干部及村民参与拍摄,用方言讲解诈骗手段,真实还原诈骗场景,将反诈宣传、法律解读与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结合起来,让反诈宣传“听得见、看得懂、传得远”。两年的时间,他先后组织拍摄了43部反诈短视频,总播放量达到1000万人次。
这些短视频用乡风乡音传播反诈知识,既具针对性又充满亲和力,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追更”,在全省乃至全国爆火。通过常赛的不懈努力,郭滩镇电诈警情同比下降68%、损失下降70%。
在短视频拍摄中,常赛意识到只有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大家共同守护平安、携手发展的动能。于是,在短视频拍摄中,参演人员从村干部、教师、商户到普通群众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拍摄场地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村口小卖部。接地气的拍摄方式带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村民从“旁听”到“参演”,逐渐形成了群众积极、党员干部联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构建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其间,常赛提出了既要捂紧“钱袋子”,更要富足“脑瓜子”的理念,以“精神文化+产业就业”双轮驱动为策应,在短视频中融入郭滩镇百年非遗“郭滩烧鸡”品牌,协助本地商户扩大产销规模,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同时,反诈短视频还通过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创作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让群众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
编 校丨王雨馨
审 核丨陈立超
签 发丨欧阳锋
来 源丨派出所工作杂志
来源:平安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