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街头巷尾设立“好人榜”,到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校园内外,再到丰富多彩的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在城关区,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触得到的美好日常。近年来,城关区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主要任务,以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引领道
从街头巷尾设立“好人榜”,到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校园内外,再到丰富多彩的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在城关区,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触得到的美好日常。近年来,城关区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主要任务,以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引领道德实践,全面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绚烂绽放。
榜样引领 点亮道德灯塔
在城关区,凡人善举汇聚起了一股温暖而强劲的力量。张森,这位甘肃好人,带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在公益路上默默耕耘,服务群众超12.7万人次。居廷则带领文艺志愿服务团队,用歌声和微笑传递温暖,服务5万余人次,让文艺的光芒洒在每一个角落。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宗旨,开展了80余场次的基层巡讲。孝老爱亲的常蓬彬、助人为乐的於若飞、敬业奉献的韩杰荣等故事,在城关区家喻户晓。一位现场观众感慨道:“这些道德模范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让我们明白文明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为了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城关区在公共场所设置“好人榜”,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他们的事迹,让好人故事被广泛传颂,激发着市民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热情。
护航成长 培育时代新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城关区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推出“‘1258’思政+”模式,打造了一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普法网络e站在行动、骄阳启城、模拟法庭等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城关区常态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开展科普、中医药文化等进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实践体验。
连续7年的“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让一批又一批优秀少年脱颖而出。截至目前,9人获评“新时代甘肃好少年”、26人获评“新时代兰州好少年”、145人获评“新时代城关好少年”。通过风采展示和先进事迹展播,这些好少年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城关区还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打造“实践育人·与乐‘童’行”活动品牌,开展1227场次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暖心实践 共享文明盛宴
在城关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普法宣传、暖心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该区搭建了文明实践中心、所、基地、点四级服务阵地,建成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9个文明实践基地和N个文明实践点。
依托这些平台优势,该区常态化开展“黄河之滨也很美·文明集市”等活动7048场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城关区大力倡导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等,引导全社会遵循公序良俗。如今,文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通讯员 郝晋娴
来源:观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