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广东白云学院第二十八届科技创新节开幕式在西校区儒学堂、北校区图书馆同步举行。本届科技节以“科教融合促发展,人工智能赋转型”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紧扣学校“四高”发展要求,通过“学术引领-实践创新-竞赛提升”三位一体活动体系,全面展
4月10日,广东白云学院第二十八届科技创新节开幕式在西校区儒学堂、北校区图书馆同步举行。本届科技节以“科教融合促发展,人工智能赋转型”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紧扣学校“四高”发展要求,通过“学术引领-实践创新-竞赛提升”三位一体活动体系,全面展示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领域的丰硕成果。
重磅揭牌: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精准发力
开幕式上,三大创新平台——华为ICT学院、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中心的揭牌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在学校领导及华为、北京精雕等企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三大创新平台正式启用。
华为ICT学院依托华为全球领先的5G、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资源,打造“理论+实践+认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数字化技术精英。学院建有国产云、鸿蒙、通信+X实验室,实现华为自主根技术嵌入课程,开源平台共享,构建开放技术生态,并将时下最“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轻量化、低成本部署到实验体系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在工学部主导下,由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的产学研用一体的教科研实践基地。基地覆盖了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多个行业。其中,中心下属的白云东芝菱机电力系统校企联合实验室为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
智能制造技术实验中心与北京精雕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与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智能制造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系列实验室。实验室采用专业教学设备+智能制造孪生教学系统模式,学生能在课上接触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实现“课堂直通车间”。
学校校长雍和明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依托省级重点科研平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华为ICT学院和国际时尚设计学院等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产业研究与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等平台和高质量学科竞赛体系,打造“教学-科研-实践-转化”一体化创新平台,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未来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职普融通,让产业成果、科技创新和职业教育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碰撞出闪光的思想、耀眼的成就和原生的驱动力。
6家校企合作签约:产学协同赋能技术创新
开幕式同步举行六家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深圳华中数控、广东诚飞智能科技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达成深度合作;广州提迈克白云电力电子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昊影业与传媒学院、奥联服务与艺术设计学院签订共建协议。
多位企业代表分享了校企合作愿景。讯方技术总裁刘国锋强调华为ICT学院将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枢纽;北京精雕华南区总监黄波回顾了22年校企合作成果,提出将通过AI技术赋能精密制造人才培养;华为广东政企教育医疗总经理卢克静指出,将依托鸿蒙、昇腾等根技术,与白云学院共建数字化人才生态。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广东工业大学詹坤秀同学作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项目分享;学校莫敏淇同学作2024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二等奖项目分享。
硬核成果:学生项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学校副校长陈峰作学校第二十八届科技创新节介绍。他提到,活动以27项高质量项目为载体,聚焦科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如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用;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创新成果,如智能机器人等的创新实践训练展示;聚焦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如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签约等,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开幕式结束后,两校区分别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成果观摩之旅。在西校区,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的“精神健康机器人”为心理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带来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灵动非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展示的“多功能激光雕刻机”“仿生蝴蝶扑翼机”匠心独运。
北校区同样精彩纷呈。应用经济学院的“助农直播”项目,助力农业发展;传媒学院的“动画衍生品设计”独具匠心,将动画元素与实用产品巧妙结合;体育学院的“3D打印龙狮”栩栩如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建筑工程学院的“数字建筑模型”则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建筑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些作品凸显了“AI +专业”的跨界魅力,为不同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春晚同款宇树机器人惊艳亮相,呈现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的人机互动,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新科技的魅力。校友创新创业成果——VR特工、时空赛车,也在现场展出,让白云学子们沉浸式体验了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震撼效果。
据介绍,本届科技创新节将持续至6月,其间将开展“白云名家讲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近30项活动覆盖全校15个二级学院,为师生搭建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白云智慧”和“白云力量”。(通讯员:周钰滢 宋敏珊 )
来源:高校圈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