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用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强调通过科学饮食、运动干预和全民参与实现健康目标。随后,“体重管理年”“国家喊你减肥了”等话题不断冲上热搜,阅读量累计突破50亿次。这一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用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强调通过科学饮食、运动干预和全民参与实现健康目标。随后,“体重管理年”“国家喊你减肥了”等话题不断冲上热搜,阅读量累计突破50亿次。这一政策不仅推动全民健康意 识觉醒,也为纺织服装行业带来新机遇—从功能性服饰研发到品牌健康营销,服装产业正成为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运动带动服饰变革
“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运动干预解决超重肥胖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已达34.3%,肥胖率达16.4%,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政策推动下,全民健身需求激增,运动服饰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Keep为代表的智能健身品牌,通过“硬件+内容+服务”模式抢占市场。其智能手环、运动内衣等智能穿戴产品搭载心率监测、运动轨迹分析等功能,与应用程序(APP)联动形成个性化健身方案,Keep智能健身设备的销量同比提升40%,智能手环2025年初销量增长超30%。
面对运动市场的产品轻量化需求日益旺盛,李宁从材料和工艺两大维度创新出发,推出全新中底科技——超䨻,开创性提出“弹轻比”概念。超䨻材料的能量回归率高达89%,能够有效减少跑跳运动中的能量损失,适应不同运动场景,成为科技赋能运动装备的标杆案例。
随着消费者对穿戴体验的要求提升,其对运动服饰的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转向“科技赋能健康”。安德玛(Under Armour)的IsoChill系列采用降温纤维技术,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表温度,适合高强度训练;露露乐蒙(Lululemon)的Everlux™面料以吸湿速干和四向弹力特性,兼顾瑜伽运动的舒适性与塑形效果;安踏“冰肤科技”系列通过温变材料实现动态温控,可以达到透气速干、无感贴合,这一技术能使体表温度降低2℃~3℃。
除此之外,健身、骑行、徒步、露营等运动方式的多样化推动运动服饰市场呈现精细化场景划分趋势。专业运动线、日常轻运动、女性专属设计等细分市场加速崛起。以瑜伽品类为例,2024年女性运动裤装销量同比增长35.0%,其中高腰提臀、无缝剪裁等设计元素成为“爆款”标配。户外服饰品类,凯乐石(KAILAS)针对徒步场景开发的“全天候冲锋衣系统”,采用三层复合科技面料,实现防水透湿指数双20000+,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干爽体感。防晒衣品类创新突破,UPF50+产品成夏季标配,蕉下推出的“全向防晒系统”服饰线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修饰身材,视觉优化
当“体重管理”从公共卫生议题渗透至大众生活时,服装的功能性价值被重新定义:消费者既要修饰身材的视觉效果,更追求穿戴的舒适性与健康赋能。
塑身衣曾是传统女性内衣市场的细分品类,主打“收腹提臀”的紧身效果,但往往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随着女性消费理念从“取悦他人”转向“悦己”,塑身衣市场迎来巨大变革——其产品逻辑从“束缚”到“舒适”,从“隐形”到“外穿”,从“单一功能”到“多场景适配”。
金·卡戴珊的个人品牌斯Skims凭借“无缝编织技术+高弹性面料”的组合,打破了塑身衣的圈层局限性,其推出“轻塑系列”(如塑形背心、塑形连衣裙),让消费者可以在日常穿搭中直接外穿,既满足塑形需求,又符合时尚审美。2024年,Skims的Bodycon Dress(紧身塑形裙)成为社交媒体爆款,单月销量突破50万件,证明了“塑身衣外穿化”的市场潜力。
相较于Skims的时尚定位,塑身衣品牌夏佩乐Shapellx更关注大码市场和全码类瑜伽服的开发,强调“包容性设计”。其产品采用高弹力、无骨缝工艺,确保不同身材的女性都能找到合适的塑身方案。同时,Shapellx还推出了“运动塑身二合一”系列,让瑜伽服兼具塑形功能,进一步拓宽了使用场景。
过去,男性服装市场对身材修饰的关注度较低,宽松的T恤、运动外套往往是主流选择。随着健身文化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影响,男性消费者对“健美身材”的追求日益强烈,推动了男性塑形服饰市场的快速发展。安德玛的压缩衣系列凭借“梯度压缩技术”和“肌肉支撑设计”,成为许多健身男性的首选。其产品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还能通过紧身剪裁凸显肌肉线条,被网友戏称为“男人的战袍”。
在社交媒体上,“敢穿安德玛的男人”成为一种自信的象征——当其他人还在用宽松衣物遮掩身材时,穿着安德玛压缩衣的男性可以直观展现自己的训练成果。2024年,安德玛的“HeatGear® Armour Compression”系列销量同比增长35.0%,也印证了男性塑形市场的爆发潜力。
除了专业运动品牌,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瞄准男性“运动+塑形”市场,试图打造“男性版Lululemon”。例如,美国品牌Rhone推出的Commuter Pant(通勤运动裤),采用四面弹力面料和立体剪裁,既能修饰腿型,又适合日常办公穿着;我国品牌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推出“无痕运动紧身衣”,主打“无尴尬线”设计,满足男性对舒适与塑形的双重需求。
体重管理政策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服装产业的转型路径:一方面,运动科技突破推动产品从“工具”升级为“健康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塑形美学革新让服饰成为身体自信的表达媒介。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服装产业正探索出一条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的创新路径。
来源:中国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