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9日,台湾地区防务部门(以下简称台防务部门)通报称,自8日6时至9日6时,共计侦获解放军25架次军机、6艘军舰及1艘海警船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18架次军机越过其单方面划定的所谓“海峡中线”。大陆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同日回应,强调此类演训是对“台独”
2025年4月9日,台湾地区防务部门(以下简称台防务部门)通报称,自8日6时至9日6时,共计侦获解放军25架次军机、6艘军舰及1艘海警船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18架次军机越过其单方面划定的所谓“海峡中线”。大陆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同日回应,强调此类演训是对“台独”分裂行径的正当反制,并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法理上的‘海峡中线’”。
演训细节与战术意图
根据台防务部门发布的示意图,解放军此次行动覆盖台湾岛北部、西南及东部空域,包括歼-16D电子战机、轰-6K轰炸机等多型军机。军事专家王海涛(化名)分析称,歼-16D作为电子战平台,可对敌方雷达系统实施压制,“此次行动重点检验电磁干扰与反干扰能力,是体系化联合作战的关键环节”。此外,轰-6K编队在台东空域模拟对海突击,与军舰形成海空联动,疑似演练封锁关键水道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解放军东部战区本月初启动的“海峡雷霆-2025A”联合演训仍在持续。公开信息显示,演训区域包含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及台岛东部海域,参演兵力涵盖陆海空火及战略支援部队。国防部官网4月2日发文称,此次演训“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重点检验全域联合作战能力”。
数据对比与行动常态化
此次演训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同期,台防务部门通报解放军单日最高出动军机32架次、军舰12艘次;而今年3月17日,台方曾通报13架次军机、9艘军舰巡航。对比数据可见,解放军行动的频次与规模呈动态波动,但战术目标逐渐清晰——从“宣示主权”转向“实战能力验证”。
《舰船知识》4月刊援引匿名军方人士观点称,解放军近年来的演训更注重“突发性”与“针对性”,例如模拟台岛东部山岳地形突防、低空突袭港口设施等科目,“目的是削弱台方所谓‘纵深防御’能力”。此外,海警船的常态化加入被解读为“强化对台湾海峡的实际管控”。
国际反应与舆论博弈
针对台海局势,七国集团(G7)外长4月7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呼吁“和平解决分歧”。欧盟高级代表博雷利同日称“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日回应称,相关言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并强调“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台独’与外部势力勾连”。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理国务卿康达8日与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通话,称“将加速对台军售”。大陆国台办同日发表声明,点名美国对台军售“严重破坏台海稳定”,敦促美方“不得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台岛内部反应分化
台防务部门称已通过“广播驱离、防空导弹追踪”等方式应对解放军行动,但未披露具体细节。台立法机构国民党党团代表质疑民进党当局“过度渲染紧张,却无能力缓和局势”;而民进党发言人则称“大陆军事挑衅印证台湾需加强自卫”。
台岛渔民团体反映,近期解放军演训期间,部分传统作业海域被台方海巡部门划为“临时警戒区”,导致生计受影响。“我们只想平安捕鱼,不希望政治争端波及普通人。”高雄籍渔船船长陈文雄(化名)表示。
结语:和平关键在正视现实
当前台海局势的实质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与历史事实。大陆方面始终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重申:“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台海局势或将面临更复杂考验,但大陆在军事、经济及国际法理层面已形成系统性应对能力。台海和平的关键,在于台湾地区执政者能否停止谋“独”挑衅,避免将民众推向险境。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来源:壮志凌云yywz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