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就像一疙瘩银子没捡起来——三本书的收藏记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08:00 1

摘要:我手里最为古旧的一本书是《鲁迅小说选集》,由新新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印数3000册。不好意思,这本书是我从二爷家里“盗”来的。上中学的时候,我一直寄居在二爷家里。记得有一天,在二爷家的小库房里帮忙做活计,印象深的是看到很多药瓶,虽然大多空着,但药的味道很浓

石舒清

新新出版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从二爷家“盗”来《鲁迅小说选集》

我手里最为古旧的一本书是《鲁迅小说选集》,由新新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印数3000册。不好意思,这本书是我从二爷家里“盗”来的。上中学的时候,我一直寄居在二爷家里。记得有一天,在二爷家的小库房里帮忙做活计,印象深的是看到很多药瓶,虽然大多空着,但药的味道很浓烈。另外就是一些旧报纸和书刊。我在翻捡的时候,就把这本《鲁迅小说选集》归为己有了。二爷是很爱书的,记得我把他的一本《萧十三郎》不小心些许污损了,他就训斥我,惹得他的女儿我的堂姑不高兴,说我买一本新的赔你可以嘛?从这个角度说,二爷是不会允许我拿他的书的,我神鬼不觉地偷偷拿了他也没有办法。我不知多少次翻看过这本书,书里有一丝好闻的难以言喻的古旧味道,像能进入到鼻腔的很深处,促人要打出喷嚏来。这本书文字是印在极薄的宣纸上的,而且像册页那样一面有字一面无字,这样做的好处是免于油墨渗透吗?总之感到是很讲究很用心的印制。作为一个喜欢鲁迅先生著作的人,有这样一本鲁迅先生的书,反馈到心里面的感觉还是很特别的。说这样的书给我树立了书的概念,激发了我对于文学的兴趣,应该是不怎么过分的话。

藏有不下十个版本《古文观止》

我的藏书里,版本最多的书大概无过于《古文观止》《古诗源》等古典文学书籍,《古文观止》我就有不下十个版本。朋友白草说,买书,一是要看出版社,二是要看出版的时间段,如果是选本,还要看编注者是谁,说来都是非常要紧的买书原则。我买《古文观止》一类书,照我老婆的话说“已经是买出一些毛病了”。比如和老婆去亲戚家或者去超市,不知怎么一来,老婆就会被我带到旧书摊上,实际上一再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我不带她是更好的。果然在我要买一本《古文观止》时她就提醒起我来,她说这书家里有,不止一本,和这要买的一模一样。我当然知道一模一样,但是看到品相如此好的《古文观止》零落在旧书摊上,价格还便宜,就禁不住一再动心。我重复买到的书可能不下五百本。这也是另一样贪心吧,自己也不好分析自己的心理,反正就是想买,错过了心里会觉得格外地别扭和不畅快,就像明明看着是一疙瘩银子却没有俯身捡起来一样。

还是来说《古文观止》。因为常逛旧书摊,和摆摊的人就熟得不能再熟,他们有什么好书,也会及时通知我去看看。有一个叫李志锋的,河北人,长得敦实威猛。一天,李志锋发微信给我说,有一个人,在他那里给我留了两本书,让我择时去拿一下。问是什么人?竟保密不说,问是什么书?说你来了就知道了。我就去李志锋的旧书店里,拿到书了,原来是一套上世纪70年代台湾版的《古文观止》。我当然是有些激动,对喜欢书的人来说,这算是厚礼了,就问送书人是谁?为什么要送我书?李志锋神神秘秘地说这个就不要问了,主要看书是不是喜欢。当然喜欢。但无来由拿人的东西总是不合适的。

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见李志锋不好意思地、羞怯地,就像第一次见丈母娘那样打开他的手机让我看,手机上是一组旧体诗词,大概有一二十首,被安排在《菩萨蛮》《破阵子》《如梦令》《满江红》等一个个词牌名下。老实说,词写得应该在爬门槛的阶段,但是显得很有激情,每一首词每一个句子显然都是用了全部的力气和全部的心意。真是没想到,这些词都是李志锋自己写的。原来他偷偷写诗词已经好几年了,写了有好几百首之多,但是不知道写得怎么样,想找个人看看,就想到了我。我觉得像李志锋这样的创作者不多见了。就像鸭子生了个麻雀蛋似的,他显得既兴奋又惶恐。其实,我对旧体诗词并不在行,便打算把他全心全意创作的作品给一个懂行的朋友看看。他感慨得说不出话来。不用说,这套《古文观止》就是李志锋给我的。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我要让懂旧体诗的朋友就李志锋的创作,写出最少一千字的点评来。

先送再买《忠王李秀成自述》

有些书是你想看却又一直回避看的,像一些烈士日记或烈士书信。记得我读过一本,心情颇不平静,不待终卷就放到一边不能再看了。但我对类似书籍总是有着很强烈的兴趣,觉得是众多书籍中一种特别的书,总是要存藏几本的。

这类书的典范之作,我觉得《忠王李秀成自述》可作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本。

我没有完整地读过《忠王李秀成自述》,但是相关的书我有五六本之多。因为种种原因,这部书行世的版本较多,学界在这方面考证和辨伪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一些书名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忠王李秀成自述手稿》《忠王李秀成自传真迹》等等。从“校补本”“原稿笺证”“自传真迹”等字眼上也可以看出,这部书真正的百分百原貌,或许是永远不得一见了。

也讲不清为什么,胆怯懦弱如我对《忠王李秀成自述》有着持久不倦的兴趣,不停地买各种版本,买来了又不能静心通读,一个读者和一本书的关系如此,也是够特别的了。

记得大概十年前,我买到一本版本很是特别的《忠王李秀成自述》,书前有李秀成就义时穿的衣服照片,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而书的样子也给人一种历经了深久岁月的遗物的感觉。当时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这书给我一种不安感,虽然我是很喜欢书的人,对真正的好书有千金不换的念头,但这本书我还是一路拿到邮局,寄给一位特别懂书的坚强的老师了。回头想,自己真是脆弱到了无以名之的地步。但值得说的一点是,就在不久前,我在孔夫子旧书网又买到一本李秀成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的《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笺证》,这次我决定给自己打打气,把这书一口气看完了事。(作者为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