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十叠”之李商隐《夜雨寄北》——当秋雨涨满思念的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07:40 1

摘要:秋时秋景,秋韵秋情,在这么一个初秋转场的时候,月明推出这个“秋日十叠”的系列作品,只为与大家一起在这落进诗词里的秋日中共感秋日情怀,共抒秋日思绪。

写在前面:

秋时秋景,秋韵秋情,在这么一个初秋转场的时候,月明推出这个“秋日十叠”的系列作品,只为与大家一起在这落进诗词里的秋日中共感秋日情怀,共抒秋日思绪。

此一篇,月明给大家带来的是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的夜雨啊,究竟下了多少年?为何每个秋天,总有人在雨声中提起义山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七个字里藏着人间最温柔的无奈。我们都在生命中的某个秋夜,做过等待的人,或是被等待的人……雨声淅沥,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无数漂泊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义山写这首诗时,或许并不知道,他的个人愁绪会成为千年共鸣。

秋雨涨满秋池的景象,从此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念的共同意象。每个在异乡听雨的人,都会想起远方那个问归期的人,而“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盼,又何尝不是所有分离者共同的心愿?

现代人不再写信,但我们依然在秋夜刷着手机,等待那个迟迟未回的讯息,科技改变了沟通方式,却改变不了等待的滋味。

雨还是千年前的雨,思念还是千年前的思念。只不过,我们的“巴山夜雨”变成了手机屏幕的亮光,“共剪西窗烛”变成了视频通话的瞬间。

在这个即时通讯的时代,等待变得愈发难熬。古人一封信要走数月,如今一条信息迟回几分钟就让人焦躁不安。我们失去了等待的修养,也失去了等待中那份特有的诗意。

义山在等待中写诗,我们在等待中刷屏,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

秋雨终会停歇,思念却如池水,一旦涨起,便再难退去!

义山最终是否等到了那个共话夜雨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知道的是,每个秋雨之夜,都有人在他的诗句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夜深了,雨还在下。也许我们该学会像古人那样,在等待中品味时光的韵味。毕竟,有些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美好,有些思念本身就值得珍惜。

秋雨年年都会来,而那个让你愿意等待的人,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来源:华新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