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老铁,今天下午商务部发布会上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看到商务部发言人掷地有声的回应,正在直播室吃泡面的我突然来了灵感。就在今天下午三点,面对外媒关于特朗普可能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到150%的追问,发言人那句"贸易战没有赢家"的回应,像极了一
《中美关税拉锯战再升级:这场"七伤拳"究竟伤了谁?》
"各位老铁,今天下午商务部发布会上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看到商务部发言人掷地有声的回应,正在直播室吃泡面的我突然来了灵感。就在今天下午三点,面对外媒关于特朗普可能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到150%的追问,发言人那句"贸易战没有赢家"的回应,像极了一记重锤砸在观众心里。
这场始于2018年的关税大战,就像两个拳击手在擂台上互抡王八拳。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品在美市场份额确实从2018年的21.2%降至2023年的16.5%。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消费者为此多掏了1300亿美元的腰包,沃尔玛里一个普通四口之家每年要多花2300美元——这相当于白送美国政府一台最新款iPhone。
记得去年走访义乌小商品城时,做圣诞装饰生意的老王给我算过一笔账:"美国客户压价15%,我们利润只剩3个点,可美国海关一加税,他们的采购成本反而涨了20%。"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戏码,在义乌外贸圈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但今天这场发布会最值得玩味的,是发言人那句"假设性问题不评论"。这让我想起围棋中的"脱先"策略——不跟着对手的节奏走。就像2019年特朗普突然加码关税时,我们既没慌乱接招,也没坐以待毙,而是通过RCEP深化区域合作,三年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4万亿元。
专家分析,美国此刻再举关税大棒,更像是大选年的政治秀。但中国产业链的"武功修为"早已今非昔比,从光伏组件到新能源汽车,我们在全球供应链的位置正从"跟跑"转向"领跑"。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最高明的武功不是硬碰硬,而是借力打力。这场持续六年的博弈,或许正在教会世界一个新道理:贸易保护主义不是盾牌,而是作茧自缚的枷锁。
来源:树人PS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