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化实施,肥胖已被明确认定为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近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策略。我校直属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化实施,肥胖已被明确认定为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近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策略。我校直属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纷纷积极行动,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
开设科学减重门诊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营养减重门诊自2021年开诊,创新性地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营养医学相结合,构建了独具三甲医院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科学减重体系,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在科学饮食、运动规划的基础上,融入中药内服外用与中医适宜技术,显著提升了减重效果。中医专家与营养师强强联合,出诊医师均为中医内科学领域的硕博人才,并具备注册营养师资质,将中医智慧与现代营养学完美融合。团队以创新跨学科诊疗模式为核心,通过传统舌诊、脉诊进行精准体质辨识,结合先进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精准锁定肥胖根源,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减重计划。
医院依托中医医联体平台,以临床营养减重门诊为前沿阵地,革新服务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在区域内中医医联体单位开展多科学减重门诊,把科学减重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渗透。早在2023年,东直门医院与片区中医医联体单位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签订了肥胖专病医联体协议。双方在教学培训、病例讨论、专家义诊、人员进修培养、双向转诊、课题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近年来,一系列合作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医院还定期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开展肥胖症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社区医生对肥胖症的诊断符合率从 90%提升至95%,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显著增强;在双向转诊和人员进修培养上,双方建立的高效双向转诊通道,已成功转诊肥胖患者,确保患者在最合适的医疗机构接受最恰当的治疗。
目前,东直门医院在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运营肥胖门诊的基础上,正全面开展片区体重管理服务网建设。现阶段,大杜社、张家湾、次渠、台湖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近期将正式启动,基层门诊将引入东直门医院成熟的中西医结合体系,由医院专家团队对基层医护开展系统培训,保障服务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以中医减重全链条解决方案
构建全民健康管理之路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举办“健康中国”全民体重管理特别行动——“中医减重全链条解决方案”减重大会。本次活动以“科普宣传+健康管理+在线直播”三位一体的模式,设置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节,吸引线上线下近万人参与。
在健康检测站,参与者可以通过测量体重、血压等,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重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体重管理咨询区,由营养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推拿理疗科、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心等多科室精锐力量组成的权威专家团队为参与者提供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打卡通关活动别出心裁、趣味盎然,多个精心设置的打卡点围绕体重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展开互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了大众对中医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节气养生课堂上,专家结合不同节气特点,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合理调整,促进健康减重。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医院还借助官方自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将活动中的精彩瞬间、专家的专业讲解实时传递给无法到现场的观众。
此次“中医减重全链条解决方案”减重大会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重帮助,更在深层次上引发了大众对健康管理的思考。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协同创新中,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融合现代医学精准筛查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构建五维联动干预体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之路。
配合专业中医体质调整
打出健康有效的体重管理“组合拳”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开设“体重管理门诊”,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症状、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健康、绿色、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通过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与知识储备,设立持久而合理的饮食、运动规划,配合专业中医体质调整,打出健康而有效的体重管理“组合拳”,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出诊医师均为中医类别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综合采用中药汤剂、茶饮、针灸、穴位埋线、拔罐、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丸、中药膏摩等多种方式,结合运动、饮食规划,达到健康减重不反弹的目标。
认识肥胖
肥胖不单单影响美观,更是健康杀手。
制定目标
减肥是在树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改善身体状态,养成持久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个周期内(3-6个月),根据个人BMI值及实际情况,减少体重的5-15%,是较为合理的体重管理目标。再设置小目标,比如平均每周减重1kg或腰围缩小1cm,拒绝甜品、零食、甜味饮料,循序渐进的规律运动等。
改善体质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都做到了,为什么还不瘦呢?其实都体质偏颇搞的鬼!
从中医角度,将肥胖人群大体简化为痰湿和气虚两类体质。
痰湿体质,水湿停滞,聚而生痰,痰湿聚集体内,表现为形体肥胖、口粘痰多、皮肤油腻、身重不爽、头昏困倦、大便黏滞。
气虚体质,气的推动无力,人体代谢能力变差,则会出现气虚肥胖,主要表现为皮肉松软,乏力懒动,动则气喘汗出。
痰湿与气虚会相互影响,临床上往往先后出现,想要减肥需要改善体质,一方面要祛除痰湿瘀滞,也就是疏通堵塞的垃圾,一方面要健脾益气,也就是补充能量提高代谢。
痰湿肥胖组合拳:拔罐+针刺/穴位埋线+化湿茶
拔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火罐,能刺激腧穴、疏通经络,祛除留滞于体内的痰湿、血瘀、热毒,可降脂消脂。在临床中拔罐也具有缓解饥饿、疲劳以及改善睡眠的作用。
针刺:根据症状进行合理的辨证选穴,激发人体经气,达到利湿化痰、健运脾胃、疏肝理气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改善代谢。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针刺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在相应的穴位埋入可自体吸收的蛋白线(以线代针),不仅可刺激穴位以利湿化痰、调和阴阳,还具备作用强效而持久的特点,极大地为上班族降低了就诊频率。
化湿茶:辨证选用药食同源的药物,如薏苡仁、玉米须、荷叶等,开水冲泡代茶,在体重管理期间避免惦记“小甜水”的同时,还能起到化湿健脾、消食降脂之效。
气虚肥胖组合拳:艾灸+健脾贴敷+益气茶
艾灸:可益气补虚、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不仅可改善疲劳乏力,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提高代谢,从而有效减肥。
健脾贴敷:通过党参、白术、干姜、大腹皮等药物研末,制成贴敷,选用脐中、天枢等穴位,将益气健脾的药物作用于具有补气、助运功效的腧穴,无需口服、简单便捷、持续起效、改善体质。
益气茶:辨证选用药食同源的药物,如黄芪、党参、山药、陈皮等,开水冲泡代茶,健脾益气,能够在喝水的时候补充能量。
有增重需求的群体,多属于气虚不运、脾胃不和,亦可通过艾灸+健脾贴敷+和胃茶的组合调体策略,健脾和胃、益气补虚。
全民科学健康管理体重
走起!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