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全绳 |慈不掌兵——张林别传(3)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21:50 1

摘要:写在前面的话:余身在军旅数十年,结识的老战友、老部下不计其数,但有几个人几十年后还能记得,原因是我评价一个人不看他职位多高,手里有多少钱,而是着重其在文化上的建树,在专业上的成就,奋进的人生姿态,所以我这个系列的总名称叫《落潮再看腿长短——我所结识的军旅作家》

作者 屈全绳

写在前面的话:余身在军旅数十年,结识的老战友、老部下不计其数,但有几个人几十年后还能记得,原因是我评价一个人不看他职位多高,手里有多少钱,而是着重其在文化上的建树,在专业上的成就,奋进的人生姿态,所以我这个系列的总名称叫《落潮再看腿长短——我所结识的军旅作家》。我在兰州军区宣传部时的老部下张林就是其中之一。

兰州军区四任宣传处长,以任职先后为序:张林(左二),张应银(左三),樊增民(左一),宫曦岭(右一)

1992年11月,张林担任了宣传处长,他说自己当这个主管新闻的处长时,得之于义,也失之于义。古话说,慈不掌兵,但张林心底里总是为新闻队伍里的战友们留一份温暖和温情。

他说自己在宣传处长任上主要是做了三件事。

一是自己多出主意,少署名,调动基层报道队伍的积极性。

当时中央报刊要求一篇稿件最多署三个人的名字,参与采访写作的人一般都是谁名头大谁资深谁署名,其他人的姓名各取一个字,合成两个人名。张林从不这样做,比如宣传红军师61师党委,他从头到尾参与一个多月,甚至为了稿件的使用问题,跑到军报与总编发生了争执,此事被反映到总政,领导指示要查。但张林不服软,据理力争,最终这组稿件在军报共发表七篇,其中两篇头版头条,另外五篇在一版,他却一次名字也没有署。

这样的事还有不少。

二是将心比心,用真情对待新闻干部。

张林当宣传处长期间,遇到人事问题,总是优先考虑个人前程,其次才权衡工作上的利弊。

他的理由是,事业永远都有人做,而人的军旅生涯却只有一次。

遇到上级调人的事,他都是一路绿灯。如果单位领导不同意,他还会帮助做工作。比如宁夏军区新闻干事王文斌调军报时,宁夏军区的领导坚决不同意,眼看事情要黄,张林反复跟相关领导沟通,说王文斌调军报对宁夏军区的报道更有利,最终领导同意放人。

对于新闻骨干的提干名额,张林的原则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农村兵。不仅在军区如此,他在军师主管新闻工作时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城市兵回城可以安排工作,而家在农村的新闻骨干一旦回乡,可能就此没有握笔杆的机会了。

56师炮兵团的战士报道员师永刚见到张林时,交上来的不是新闻稿,而是一摞散文,张林读这个士兵用“狗爬字”写的散文,感觉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特别是师永刚文中的一句话,更是让他动容。师永刚写道,虽然当了兵,吃上了商品粮,但我发现我距离城市还有十万八千里……张林判断,此人可能不会为部队的见报数字做多大贡献,但一定会在文学上大放光华。张林专门为他留了新闻提干的名额。后来师永刚后被选拔到西安陆院新闻培训队提干,成为军区歌舞团的创作员、离开军队后任凤凰周刊的主编,畅销书作家。

张林与师永刚

有战友花200元在网络上买了师永刚的手稿,师永刚当场签名以示是真迹

军区政治部的志愿兵打字员魏建军为机关打了七八年文稿,字打得飞快,文章写得还行,业余时间发表了一些新闻稿。张林为了把这个非亲非故的士兵留下,反复跑干部部,甚至找到了部领导头上。妻子说,办你自己的事从来没见你下过劲,别人的事你跑得这么欢。魏建军提干后曾任甘肃省军区宣传处长,上校军衔。

处里一位干事调来后一直管内勤,部领导认为他写稿能力一般,提出让他下部队去。张林考虑这位干事是农村娃娃,刚办理了家属随军手续,夫人刚上班几个月,基础不牢,孩子又小,此时让他离开兰州,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一次大的动荡,全家人都会受影响。于是,他明知领导不高兴,仍坚持把这位干事留了下来,后来那位干事调到了北京武警,成了正师职干部。

董贵学

宣传处的董贵学是从新疆军区调来帮助工作的,一段时间后,因编制问题不能留下。董贵学是甘肃甘谷人,见自己不能留下非常沮丧。张林四处帮他联系单位,后得知甘肃省军区同意试用小董,他扛着董贵学的行李,一直把他送到省军区的宿舍,帮他把床铺好才离开。他对董贵学说,能不能写出好新闻,不看你在哪一级机关,而是看你的头脑与观念。此后,董贵学有了线索,张林都全力配合,帮他在兰州立足。两人先后完成了两篇有影响力的稿件,一是临夏县人武部帮助当地脱贫的长篇通讯《天职》,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二版头条。二是采写了静宁县人武部政委黄俊生几十年如一日扶贫的长篇通讯《一棵晒不死、铲不掉的芨芨草》。

扶贫先进黄俊生政委

黄俊生的稿子写完交上来,张林问董贵学为啥没把黄政委没钱给女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女儿18岁夭折的细节写上。心软的董贵学说,我不敢问。张林说,记者有时就要硬着心肠问读者希望知道的事。他再次找到黄俊生,写下他女儿去世的细节:黄俊生说女儿去世那天,腹胀如鼓,极其烦躁,一夜未睡。凌晨5点。女儿突然大声问:“爸爸,健力宝是甜的吗?我想喝健力宝。”黄俊生慌了,他没有健力宝,健力宝对他家来说,是一种奢侈的饮料。他让儿子飞快地跑到亲戚家找了一罐,赶紧打开喂女儿。然而,女儿已经不能喝了,灌进嘴里的水又流了出来。她那从生下来就乌紫的嘴唇慢慢地变白了……

董贵学准备到北京送稿时,想给编辑带一方洮砚。张林不让送。他说,编辑认得是好稿,你送东西,反而让人看不起。结果,稿子送到《中国国防报》,编辑刘玉书激动地撰写了很长的编者按,放在头版头条发表。此稿在30多年后重新在公众号“五色之翼”上发表时,阅读量多达13万。

董贵学在兰州立稳了脚根,后任张掖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上校军衔。

三是倡导用脚写新闻。

新闻是“跑”出来的,现场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近距离采访抬脚就到,远距离采访有各种交通工具保障。可是采访高原缺氧的的边防部队,有时候汽车保障不了,骑牛骑马险象环生,只有靠人的两条腿艰难跋涉。张林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我总是把自己和手下的干事统统‘赶’到基层去。”这话毫不夸张。

玉树雪灾

1996年1月24日,张林正在临夏采访,在新闻联播上看到青海玉树发生百年不遇特大雪灾的消息,立刻打电话给摄影干事柳军,问他有何想法?柳军说,我想去。张林说,好,立刻出发,有什么车搭什么车,克服一切困难,抵达灾区。柳军当晚出发,于第二天赶到玉树。因通信不畅,二人约定,每天凌晨二时在线路不忙时通话。柳军的第一个电话是抱怨军分区因救灾压力大,不能保障他的采访用车。张林当即打电话给军分区司令员,告诉他,必须给柳军派车,不是商量而是要求。只有中央、地方政府和媒体知道了灾情,你的救灾才能得到更大的支持,更多的物资。

这样每天凌晨的通话大约进行了七八天左右,张林将柳军所报告的情况写成通讯《雪域旋起绿色风》。柳军赶回兰州,要求马上派车把他送到机场,把照片交给兰州飞北京的客机机长,因为中国青年报答应马上刊发。张林怕中间环节有误,定为发特快专递。回忆挑选照片的过程,张林回忆说:“因受观念限制,我挑的照片多数是官兵如何救灾的,最后柳军拿出一张老奶奶与孙女相拥流泪的照片说,这张也不错。我说好的,放上。”

雪域亲情。柳军摄影

1996年2月5日,经过解放军近10个小时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雪灾中失踪12天的6户21名藏族同胞。青海玉树县结隆乡右眼雪盲口哑的75岁老阿妈卓措拉毛深情亲吻重聚亲人。《雪域亲情》获得1996年度中国新闻奖。

稿件送到中青报后,该报当即撤下一个版的稿件,在二版用整版篇幅报道了玉树雪灾及救援情况。张林说,令我意外同时也提升了我眼界的事情是,编辑将那张老奶奶与孙女相拥流泪的照片放在头题,用了四分一之版,其他照片围着这张照片摆放,然后是文字。军报和其他中央报刊也刊登了这篇报道。不久,美国《摄影》杂志在头题位置突出处理的了这张名为《雪域亲情》的彩色照片,让人感到了影像的力量、影像的审美和其跨文化交流的功能。

左起:樊增民、张应银、张林、柳军。1996年5月28日军区宣传处4人在西藏阿里日土兵站不期而遇

1996年5月,宣传处四个人:张林、柳军、张应银、樊增民竟然在西藏阿里日土兵站不期而遇。张林与柳军是西北边防行采访组,张应银与樊增民是丁德福事迹采访组。宣传处一共六人,四个人在西藏边防采访,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他们是怎么用脚写新闻的。记得张应银一次下部队时,夫人有些不适,他仍然按计划出发了。但第三天,张林正在军区报导学习班上讲课,有人告诉他,张应银的妻子因腹疼得厉害打来电话。张林接了电话,她说,如果能忍,她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张林立刻紧急派车将她送到省人民医院,自己也停止上课赶到医院与医生沟通。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因张应银赶不回来,张林代他签字做了手术。好在手术非常成功。

樊增民

1995年,宣传处干事樊增民有9个多月是在部队度过的,仅河西走廊的部队他就去过5次。先后组织宣传了5个大的先进典型,上了9个头版头条。这一年,是他到宣传部工作以来在中央报刊上头条最多的一年。印象较深的有《解放军报》邱少云生前所在团“用严明的纪律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坦克47团班长陈宝琦“小人物做出大文章”,《中国青年报》55师炮兵团四连连长封振宇“富有的人生”等。在他刚采访完封振宇先进事迹还未返回兰州时,张林又与他一起到63师187团“英雄八连”采访近一个月,写出了“英雄八连用过硬作风建设过硬连队” “英雄八连英雄兵” “作风之树常青” “作风过硬的根本所在”等调查报告、事迹通讯和评论。9月20日,《解放军报》、新华《每日电讯》和《中国青年报》在同日头版头条刊登。

张林说,宣传处长这活不好干,有时候过春节前,军报登了兰州军区一个头条,家里的气氛都不一样。军区宣传部有个老兵平时没给我说过话,但有一天他在饭堂他对我说,你们干得真不错,我从50年代就在这个大院里了,从来没有见过军报登咱们兰州军区这么多头条。

来源:云卜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