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ODC:森林犯罪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交织,加剧多重危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8:41 1

摘要:“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获悉,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于2025年4月7日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森林犯罪:非法毁林与非法采伐》(Forest Crimes: Illegal Deforestation and Loggin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获悉,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于2025年4月7日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森林犯罪:非法毁林与非法采伐》(Forest Crimes: Illegal Deforestation and Logging)。

图源:UNDOC

报告指出,森林犯罪与非法采矿、人口贩运及毒品贩运等非法活动存在密切关联。这些犯罪的交织叠加,正在加剧森林犯罪对环境、当地社区和全球稳定造成的严重影响。

这份题为《森林犯罪:非法毁林与非法采伐》的报告,是《全球影响环境犯罪分析》系列的第二部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首次全面梳理了全球森林犯罪的研究现状,特别聚焦于非法毁林和非法采伐背后的市场动态与犯罪主体。

报告目录,图源:UNDOC

注:

森林是指面积超过0.5公顷、树木高度超过5米且树冠覆盖率超过10%的土地,或树木在原地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土地。此定义不包括主要用于农业或城市用途的土地。森林主要面临两个相互关联的威胁——毁林和森林退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毁林定义为将森林永久转变为其他用途的土地,包括因干扰、过度利用或环境条件变化导致森林无法维持10%树冠覆盖率阈值的区域。这包括永久转变为农业、牧场、水库、采矿区和城市用地的森林。该定义特别排除了通过采伐移除树木、且森林有望自然再生或通过造林措施恢复的区域。原始林被人工林取代不属于毁林范畴。许多成员国立法采用了包含采伐活动在内的更广泛定义。该研究在涉及会员国法律时采用各国自身的定义标准。

森林退化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及复杂性的减损,导致森林整体效益(包括木材、生物多样性及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长期供应减少”。

非法采伐是指违反会员国法律框架,进行木材及其衍生产品的采伐、加工或运输行为。其典型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受管制活动:

• 采伐受保护或濒危树种

• 在保护区或禁伐区进行采伐

• 超过许可范围的过量采伐

• 无证采伐或使用伪造许可证采伐

•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采伐许可

• 逃避缴纳林业税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毁林与森林退化既可能源于合法活动,也可能源于非法活动。该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非法活动,旨在首次从全球视角阐明森林犯罪的性质与规模,特别聚焦于当前对非法毁林与非法采伐的认知现状。

森林犯罪涵盖供应链各环节的严重违法行为,包括:

- 土地利用决策中的高层腐败

- 非法毁林及非法木材贸易

- 与森林犯罪相关的腐败、洗钱等交叉犯罪问题

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源于合法和非法活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关联。不可持续的农业活动、不可持续的林业实践(包括某些形式的合法/非法采伐)、城市化进程以及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图为各区域毁林驱动因素(2008-2019年),截取自报告。

安吉拉·Angela Me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研究与分析处处长

我们的研究表明,实施森林犯罪的团伙往往还涉足毒品和野生物贩运、使用童工及非法采矿等其他犯罪活动。其中甚至包括为谋取暴利而铤而走险的合法企业。这种犯罪网络的交织放大了森林犯罪本已严重的危害,凸显出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对策、加强监管并严格执法,才能有效应对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经济和全球安全构成的复合威胁。

世界圆木产量,1961-2022年(十亿立方米)

研究报告发现,有组织犯罪集团参与森林犯罪既为牟利,也为扩大势力范围和地盘控制。在南美洲,犯罪集团将贩毒所得通过土地投机、农业部门或养牛业洗白;而在刚果盆地和索马里,具有政治动机的犯罪集团则通过销售非法采伐森林的木炭并征税获利。

研究显示,森林犯罪通过伪造许可、贿赂官员和钻监管漏洞等手段渗透合法流程与供应链——通常是在腐败官员和共谋企业的协助下——使非法木材得以洗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这给执法带来巨大挑战。

非法采伐的木材是如何进入合法市场流通的图截取自报告。

报告指出,森林犯罪监管措施既有成效也有意外后果。需求端管制虽能减少源头非法木材供应,但也可能导致非法木材转移至其他地区。供应商还可能转而采伐其他树种,以规避如红木等保护物种的贸易管制。研究强调,政策框架必须针对犯罪策略的演变及时调整,并通过持续评估堵住监管漏洞。

图源:UNDOC

作为UNODC首份《全球影响环境犯罪分析》报告的第2(a)部分,此次研究发布后,UNODC还将陆续公布关于非法采矿、废弃物犯罪与贩运及海洋污染犯罪、非法捕捞的专题报告,以及环境犯罪如何加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问题的完整全球分析。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 UNDOC整理 | YJ

审核 | Sara

海湿总编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1.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data-and-analysis/Crimes%20on%20Environment/ECR25_P2a_Deforestation.pdf

【往期相关报道】

加强国际法律框架,预防和打击环境犯罪 | 绿会2025 WCC 支持提案

全球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的努力 | ICCWC分享

6000枚鸟蛋藏在抽屉里?英国警方捣毁一个跨国犯罪网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第12届缔约方大会:加强国际合作,预防和打击影响环境的犯罪

18个G20国家的72%的人表示: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应定为一种刑事犯罪

国际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联盟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