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第四个“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传播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构建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科技传播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助力创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西安“双中心”建设高质量
2022年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第四个“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传播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构建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科技传播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助力创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西安“双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自获批以来,西安凭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汇聚4000余家企业,形成光电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发源地。然而,西安在城市科技传播效能层面仍显不足,科技创新品牌塑造缺乏系统性、持续性传播策略,传播内容生成存在同质化、模式化的问题;传播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和行业交流,缺乏全面的传播战略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问题;传播协同效应不足,传播效果评价机制未充分延展出科技传播的价值链,导致科技成果走向市场遇 “脱节” 问题,以上问题阻碍了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安“双中心”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传播的影响力与转化力。
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政府战略统筹,构建系统性传播规划。西安应将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形象塑造与信息传播系统的整体框架,确保科技创新成果与城市品牌形象紧密结合。在传播规划上,将“双中心”传播效能提升与城市科技形象塑造纳入品牌传播总体目标。通过协调不同部门与资源,推动“双中心”建设的社会影响力与科技成果转化力同步提升。同时,结合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好“科技+文化”的城市故事,打造特色科创品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调动全社会协同参与,营造创新传播生态系统。在政府驱动、龙头企业引领与新闻媒体报道共同推进“双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吸引全社会要素共同参与,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专业人才打造沟通渠道,以科技传播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各创新主体间合作与创新,用好“双中心”传播效能提升带来的发展红利。
三是立足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构建科技创新与传播协同平台。不断提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传播力,推动科研院所、企业与媒体之间的合作,构建科技创新与新闻传播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打造科技创新主体与新闻媒体合作机制,定期发布科技创新动态,推动科技领域专家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尤其要鼓励科技企业和媒体共同策划创新传播活动,展示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四是完善科技传播评估体系,构建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构建科学的科技传播评估体系,制定多维度的评估标准,兼顾短期传播效果与长期品牌建设,以确保评估体系在传播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平衡。根据不同媒介内容特点制定评价标准,确保在应急舆情应对、长期品牌建设和即时传播效果之间取得平衡。通过不断优化传播策略,实现科创传播常态化、系统化运营,提升科创信息传播效率与精准度,推动成果转化,持续增强西安 “双中心” 科技创新与城市形象影响力。
作者:韩隽 黄明 西北大学
来源:西安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