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看发展】永昌:打出爱国卫生“组合拳”环境整治到健康管理全面升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8:04 2

摘要:从县城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一场以“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全民健康行动正在永昌大地蓬勃展开。作为国家卫生县城,近年来永昌县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永昌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参与+数字赋能”的创新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健康

从县城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一场以“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全民健康行动正在永昌大地蓬勃展开。作为国家卫生县城,近年来永昌县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永昌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参与+数字赋能”的创新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2024年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4.79%,省级卫生乡镇和村建成率均达到100%,在“健康甘肃”建设中交出亮眼答卷。

党建引领:构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

永昌县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建立“县爱卫会统筹、乡镇党委主抓、村社党组织落实”的三级责任链条。县爱卫办牵头制定《爱国卫生运动五年行动方案》,明确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健康细胞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2024年,4名副县长和23个部门“一把手”深入基层开展“走流程、坐窗口、解难题”活动,推动解决卫生设施老化、健康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41项。

在河西堡镇银河路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吹哨报到”机制,累计发动党员志愿者2000余人次参与“卫生死角清零”行动,清理垃圾120余吨。城关镇建立“网格长+楼院长+单元长”三级管理体系,将37个居民小区划分为112个网格,实现环境卫生问题“10分钟发现、30分钟处置”。

全民参与:培育健康生活新风尚

“现在每周五下午,社区都会组织大扫除,大家一起动手清理楼院垃圾,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舒畅了。”城关镇居民赵守桐的感受,折射出永昌县“健康细胞”建设的成效。2024年以来,县爱卫办联合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组建了15支健康巡讲团,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义诊”模式开展健康讲座200余场,发放《居民健康素养66条图解手册》等资料10万余份。

除此之外,永昌县还积极推广“日行万步、吃动平衡”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身步道32公里、社区体育公园15个,组织广场舞、健步走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参与群众达20000余人次。开展“最美庭院”“健康家庭”评选活动,2024年创建省级健康社区5个、健康村20个。在南坝乡,“卫生评比红黑榜”制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农户庭院整洁率从65%提升至92%。

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永昌县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为契机,实施“环境卫生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10类场所。2024年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200余处,拆除违建2.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建立“环境治理+药物消杀+监测评估”立体化防控体系,查出“四害”孳生地17009处,布点31处,分2次进行大规模病媒生物消杀工作。结合改厕计划,培养乡镇级改厕技术明白人74人,完成改厕任务数2041座,完成率达到100%。这一成果不仅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同步提升了乡村整体卫生水平。

健康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

“以前量血压要跑卫生院,现在社区义诊直接上门,太方便了!”河西堡镇居民李桂芳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体验了免费健康服务。永昌县将爱国卫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组建了12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6.2万重点人群提供“一对一”健康管理。并在10个乡镇设立中医馆,推广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诊疗率达46%。

针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体重管理”“心理健康护航”等专项行动,为2000余名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为3000余名县城居住的居民免费检测血糖、血脂。

同时,依托医共体建设,县城各大医院可通过专网为乡镇卫生院的疑难病例进行实时会诊,这种“云端把脉”模式已覆盖全县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截止目前,累计开展远程诊断3.8万余例。

长效机制:激活治理新动能

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永昌县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组织参与”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环境卫生评估,并将爱国卫生纳入乡镇和部门绩效考核,实行“红黄牌”警示制度,对工作滞后的相关单位进行约谈,推动问题整改持续高效。

如今的永昌,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已成为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正如县爱卫办主任宁泽云所言:“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让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血脉,让永昌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来源:盛世永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