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风尚十大行动》推进会发言摘编⑤:随州市公安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7:08 1

摘要:先后联合宣传、团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关于开展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开展城区交通环境整治集中宣传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

市公安局在全市文明促进相关工作会议上的

发言

市公安局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公安局贯彻实施《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开展文明风尚十大行动情况汇报如下。

01

前期工作情况

一是 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

市公安局将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文明风尚十大行动”及城区交通环境整治工作始终。

一是制定宣传工作计划。

先后联合宣传、团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关于开展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开展城区交通环境整治集中宣传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劝导。

印制《致广大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的一封信》《关于严禁摩托车、电动车安装遮阳伞(雨篷)和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通告》《交通安全承诺书》《致全市居民的一封信》共计35万份,交通安全宣传贴10万张,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片二维码挂牌2000套;制作本地“两车”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片5个、宣传语音2个,宣传标语28条、原创宣传海报5个,依托路口高峰劝导、社区上门宣传等形式广泛发放宣传资料,形成铺天盖地宣传攻势。

三是丰富宣传教育形式。

实行喇叭、展板、横幅、宣传册齐用上,报、网、电、微同推送,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全上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行动,同时加强与主流媒体及本地网红达人的宣传合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 强化城区交通秩序管理。

一是不断优化交通组织。

通过加装智能抓拍设备、指示导向标志标牌、加装硬隔离设施、调整信号灯配时等方式,提高高铁南站周边及舜井大桥西端路口通行效率。对季梁学校、文帝学校、胜利学校等校园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对城区占道施工影响交通出行情况,指导施工单位合理制定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和社会公告。

二是加强相关运输行业监管。

多次对共享单车企业约谈,与快递、外卖运输企业开展座谈,督促相关企业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共享单车交通秩序管理及从业人员文明交通教育,通过违法车辆拖离、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实现城区共享单车全部上号牌、配头盔。

三是严管高铁南站交通秩序。

成立了随州南站交通秩序整治专班,联合多职能部门在高铁南站周边道路、站前广场、停车场区域,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打击车辆违停乱靠、“老头乐”非法营运、逆向行驶、出租车和网约车违规载客等违法行为。

三是 大力整治城市交通乱象。

一是高规格部署推动。

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环境整治工作,“一把手”亲自研究部署,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推动落实,印发了《随州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分别以市政府、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名义召开部署会、推进会、现场会、督办会、调度会、碰头会等专题会议10余次,层层压实责任,跟踪督办问效,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超常规高压严管。

集中警力精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交警部门全警动员,屯警路面,实行高峰守点劝导、平峰巡线纠违;从市局机关抽调50名警力下沉社区上门宣传劝导;从特警支队抽调80名警力支援交警参与整治。

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警力3万余人次,拆除伞蓬,“伞蓬”拆除遮阳伞(雨篷)11.9万余个,查处“两车”交通违法行为1.5万余起。

三是推动完善法律制度。

针对我市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管理难、执法难的问题,公安交管部门正有序推进电动自行车本地立法相关工作,前期通过考察调研,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草拟了《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3月21日已向社会征求意见,着力推动长效规范我市电动车行车秩序管理。

02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强化违停违靠整治。

通过自动抓拍、人工抓拍、贴单、拖车相结合的方式治乱停、治乱靠,禁止机动车、非机车违法停放。依托社区民警推动发挥单位门前三包和居委会(社区)自治的作用,及时制止单位门前和居住小区周边乱停乱靠的违法行为,确保车辆按位停车、停放有序。

二是持续强化路面秩序整治。

优化早晚高峰岗勤务,通过高峰路口守点、平峰扫街巡线,严格查处酒驾醉驾、违规载人、闯红灯越线、逆向行驶、占道经营、无牌无证无保险上路行驶、非法加装伞篷、乱穿马路以及“黑的”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三是持续推进“两车”整治。

持续开展“两车”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严管严查“两车”超员、违法载人、闯红灯、逆行、无牌证驾驶等易肇事肇祸违法犯罪行为;对“两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非法安装遮阳伞(篷)行为人,采取现场学习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资料、参加文明交通义务劝导、公开曝光等形式予以惩戒。

四是持续强化文明交通宣传教育。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宣传,通过语音播放、海报展示、上门劝导、图文推送、现场教育等方式,广泛宣传各类交通陋习的违法性、危害性,形成“摒弃交通陋习、文明安全出行”的社会共识,提升广大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