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岁的林建华是青岛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离婚已经十多年了,儿子一直跟着他生活。平日里他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为学生准备试卷和辅导,回到家还得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几乎没给自己留过片刻空闲。多年下来,他早已习惯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孩子和工作上,从没真正考虑过再
45岁的林建华是青岛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离婚已经十多年了,儿子一直跟着他生活。平日里他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为学生准备试卷和辅导,回到家还得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几乎没给自己留过片刻空闲。多年下来,他早已习惯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孩子和工作上,从没真正考虑过再婚的事。亲戚偶尔提起,他也只是笑笑说没时间。直到儿子考上外地的大学离家读书,林建华才突然发现,原本被填得满满的生活一下子空了下来。夜晚的书桌上只剩他一个人备课,家里空荡荡的,他才第一次感受到已经很久没真正关心过自己。
林建华独自一人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慢慢开始动了再婚的念头。毕竟他在学校口碑好,收入稳定,为人也厚道,这些年把儿子拉扯大,更让人觉得他有担当。亲戚朋友知道后,纷纷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邻居、同事也都替他操心,不少人都觉得他条件不错,不该一直孤身一人。没过多久,他就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小十岁的女士,性格开朗,谈吐大方,两人聊起来意外合拍。
和女友交往的日子里,林建华常常陪她逛街、吃饭、看电影,但慢慢地,他也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以前熬夜改作业,第二天还能精神抖擞地上课,现在只要晚睡一会儿,就整天犯困。照镜子时,他发现自己的发际线悄悄往后退,额头越来越宽,鬓角的几缕白发也藏不住了。站在精心打扮的女友身边,他和女友看起来简直像两代人。他心里不免生出些惶恐,感叹自己毕竟是中年人,身体在走下坡路,再也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随意折腾。他开始暗暗提醒自己,该学着保养身体了。
2022年9月15号晚上,林建华和女友逛完街送她回家,刚想转身离开时,女友却将他留下了。气氛正好,本该是轻松自然而然的时刻,林建华却突然僵住了。身体明明很想回应,可偏偏没有半点变化。他额头渗出细汗,脸色涨得通红,呼吸急促,心跳一下子乱了节奏。女友轻声唤他,他却只觉得浑身僵硬,手脚冰凉。那一瞬间,他眼神空洞,喉咙像被堵住,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心里慌得厉害,觉得自己把脸都丢光了。女友错愕了一瞬,却只能勉强笑了笑,装作没事一样地安慰着他。
回到家后,他心里始终翻腾不止。脑子里不停重播那一幕,像有块石头压在胸口,越想越沉重。明明自己才四十多岁,却连最基本的反应都没有,他低头望着自己,心里涌上无法言说的挫败感。他坐在床边几乎彻夜未眠,双手死死捂着脸,耳边全是心跳扑通扑通的杂乱声,头痛得像针扎,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去。
这次打击之后,林建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身体养回来。他开始早睡早起,每天按点休息。饮食上也做了调整,早餐坚持吃燕麦和鸡蛋,中午、晚上多吃蔬菜和清淡的汤,油炸和重口味的菜尽量碰都不碰。下班后,他常常去小区的健身房跑步、举哑铃,哪怕大汗淋漓也咬牙坚持。与此同时,他还四处打听各种壮阳的保健品和偏方,听人说什么能补身体就买来试试。渐渐地,他原本松弛的脸色变得红润,走路的步子也轻快起来。邻居见到他都打趣说整个人精神头比以前好了不少,像年轻了好几岁。
几个月的锻炼和调养,让林建华的心态逐渐恢复,他对着镜子看自己时,脸色红润了许多,心里暗暗生出一股信心。11月3日,他小心翼翼地对女友说,想再试一次,希望能证明自己已经好了。女友听了有些迟疑,眼神里透出担忧,轻声提醒他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林建华却郑重地请求,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气氛渐渐升温时,他全身都在紧绷着,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可就在关键时刻,身体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他僵在原地,脸色瞬间暗了下来,额头的汗水一滴滴落下,翻身下床到阳台上吹起了冷风。女友看着他的窘态,轻轻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那次失败之后,林建华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样。白天在学校讲课时心不在焉,常常忘记自己讲到哪一题;晚上回到家,更是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发呆,不敢去见女友的眼睛,连电话都不愿意接。他心里反复翻腾着挫败和羞愧,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就在这时,他偶然在茶余饭后听几个男同事私下闲聊时提到,有人因为类似的问题吃了“伟哥”,效果立竿见影。林建华心里猛地一震,像抓住了最后的稻草。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附近的药店,小心翼翼地问店员有没有这种药。
店员见林建华神情紧张,便压低了声音耐心解释,说他口中所谓的“伟哥”,其实学名叫西地那非,是一种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处方药。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阴茎的血流,从而帮助恢复勃起功能。店员提醒他,这药并不是随便吃几片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能在有性刺激时起作用,不能当成补药来长期依赖。还特别强调,西地那非可能会和一些降压药、硝酸酯类药物产生危险的相互作用,绝不能混在一起吃。林建华一边听一边点头,将这些注意事项牢牢记下,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林建华鼓起勇气买下了西地那非,回当天晚上迫不及待的用上了,结果效果竟然出乎意料的好,他原本最担心的问题顺利解决了。那一刻,他整个人都松了一大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女友见他状态恢复了,忍不住连声夸他,语气里满是惊喜和欣慰。林建华心里涌起久违的激动,整个人像重新被点燃,觉得自己又找回了男性的自信。此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日子里多了轻松和欢笑。儿子从大学放假回来时,见父亲神采奕奕,也支持父亲再婚。不久之后,林建华和女友正式领了结婚证,新的生活缓缓拉开了序幕。
日子久了,妻子也注意到林建华每次过夫妻生活前都会吃药,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一天晚上,她忍不住轻声问他:“你老是吃这个药,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林建华笑了笑,说自己一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方法服用,从来没有超量,也不会随意加频率。他还补充说,这些年每年体检都很认真,从心脏到血压指标都正常,不存在说明书里提到的那些禁忌症,所以才敢放心使用。听到这里,妻子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心里的顾虑也逐渐消散。
2023年5月6号,林建华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刚讲了没多久,他就感觉眼皮沉得像挂了沙袋,整个人提不起精神。学生问他问题,他抬起头时,眼眶已经开始肿胀,像被水泡过一样,眼白布满血丝。他本想忍一忍,可身体越来越虚,脸色苍白得厉害。写板书的手拿不稳,粉笔在黑板上划出的线也开始歪斜。他胸口发闷,额头慢慢渗出冷汗,呼吸急促,嗓子发干。学生们发现老师脸色不对,都在台下窃窃私语。林建华咬牙挺直身体,强迫自己继续讲课,可眼前的画面却渐渐模糊不清,他伸手不断地揉着眼睛,好不容易才熬到下课。
5月11号,他在家里准备第二天的教案。坐在书桌前不到半小时,腰背就钝痛得像被铁块压着,僵硬得动不了。他伸个懒腰想活动一下,无意中却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憔悴,眼皮浮肿得比几天前更明显。他胸口闷得厉害,每呼吸一下都像有湿布糊在嘴上,气吸不进,吐不出来。手里的笔一滑掉在地上,他却连弯腰去捡的力气都没有。有学生打电话来问习题,他勉强接起,却发现舌头发僵,说话含混,像堵了棉花,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双手死死撑着桌面,指节发抖,呼吸里带着刺鼻的酸臭味。妻子走进来时,他正直直盯着桌上的书本,眼神却根本不聚集,胸口像堵了一团湿布,连伸手翻页都显得艰难。
时间不过过去一个多小时,林建华的状态急转直下。他想站起身去洗把脸,却刚扶住椅背,双腿一软,整个人直直跪倒在地。他胸口剧烈起伏,呼吸声又长又重,像风箱被人死命挤压着。妻子慌忙去扶,却发现他额头青筋暴起,脸色灰白,嘴唇发紫,手不停颤抖,指尖冰凉,汗水成片淌下,浸湿了衣襟。下一刻,他喉咙里挤出一声低哼,眼神逐渐发直,瞳孔散开,像失去焦点的玻璃球,随即彻底失去力气,陷入了昏迷。妻子惊声尖叫,扑过去扶起他颤抖的身体,慌乱中赶紧拨通了急救电话。
在急诊室,林建华被立即抽血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高达615 μmol/L,尿素氮升至28 mmol/L,eGFR已经不足10 ml/min,提示肾脏几乎失去排泄废物的能力。血钾浓度升至6.4 mmol/L,接近危及心律失常的危险水平,血红蛋白仅有87 g/L,血气分析提示pH值7.18,碳酸氢根明显下降,说明已经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尿常规检查也发现大量蛋白尿和红细胞管型。结合短时间内出现的浮肿、乏力、呼吸急促和昏迷,医生神情凝重地表示,这是典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需要立即进行透析,才能挽救生命。
听到检查结果时,林建华的妻子当场泪流满面,声音颤抖却很坚定地说:“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救他,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医生点点头,当即安排紧急治疗。林建华被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建立静脉通路,先用药物稳定心律,控制高钾的危险,再进行透析,把血液里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慢慢滤出去。机器运转时,他的脸色由青白逐渐转为正常,呼吸也慢慢均匀起来。几个小时后,他从昏迷中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茫,但胸口起伏已经平稳。医生看着监护仪的数据,终于松了一口气,对妻子说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只要坚持后续治疗和管理,就还有希望慢慢恢复。妻子听后捂着嘴哽咽,整个人几乎虚脱,却终于松了口气。
几天后,林建华逐渐能够开口说上几句话,他望着手背上的输液针管,神情满是疑惑,声音沙哑却带着不解:“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身体挺好啊,每年体检都没问题,血压血糖都正常,医生也从来没提醒过什么毛病。我平时作息规律,饮食也注意清淡,这几年还坚持健身,大家都说我比同龄人精神,哪像四十多的人。可怎么就突然查出来是肾衰竭呢?”说到这,他眼神发直,眉头紧锁,语气里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困惑与不安。妻子在旁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却同样一脸茫然。
医生静静听完林建华的叙述,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他调出林建华半年前的体检报告,一页一页仔细翻看。报告上显示的指标几乎全在正常范围:血肌酐只有90多 μmol/L,尿常规也没有明显异常,血压、血糖、肝肾功能一切都在标准值内。这样的结果,按理说并没有任何肾衰竭的前兆。可眼前的情况却极其凶险,短短几个月,他的肌酐飙升到600以上,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医生盯着报告沉默了很久,心里暗自纳闷,这样剧烈的反差太不寻常了。
医生担心有疏漏,又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生活细节:是否酗酒、暴饮暴食;是否长期用止痛药或感冒药,最近有没有发热、感染、腹泻脱水;健身有没有过度拉练、服用蛋白粉或增肌类药;是否喝过所谓的保健茶、中草药;有没有泌尿症状、尿路梗阻或结石史;家族里有没有肾病。林建华与妻子逐一回忆,说作息近年都较规律,少油少盐,没有生病更没吃过药,健身适当,小便除这次发病前两天略少外并无明显异常,既往无结石,家族里也没有肾病患者。一圈问完,线索依旧模糊。
正当医生一筹莫展时,林建华的妻子突然像想到了什么,神情紧张地拉住医生,小声说想单独聊一聊。两人走到走廊,妻子压低声音告诉医生,林建华这段时间一直在吃西地那非。医生听到这里,眼神一凛,像是捕捉到了一丝线索,立刻追问她服药的频率和具体情况。妻子连忙解释,说林建华一直很谨慎,每次都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也不会一天多次使用,更没有和禁忌药物同时服用。医生了解完情况后,神情逐渐放松下来,摇摇头说,这样的频率和方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肾衰竭。
医生把妻子的话记录下来,心里依旧没底,便带着病例去找科室主任一起讨论。主任看完检查结果和既往体检资料,又听说林建华近期长期服用西地那非,眉头皱得更紧。他沉声说道:“从目前情况来看,病情来得太突然,常见诱因都排除了,最大的可疑点还是在西地那非上。”医生犹豫地提醒,患者用药频率并不高,也没超量,可主任摇摇头,态度坚定:“药物反应有时因人而异,不能单纯看常规剂量,要结合个体差异。既然他自己感觉身体一直健康,那就更要把这个细节问清楚。”
主任来到林建华的病房,仔细地询问他服用西地那非前后做了什么,服药的细节,以及时间和频率。而当听到林建华竟然是这样服用西地那非时,主任不禁痛心地说道:“糊涂啊!虽然西地那非虽然对于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作用,但任何药物都是有禁忌事项的,你们两个也是成年人了,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你正是在服用西地那非的过程中,忽略了这2个用药的关键点,这才导致肝肾的毒性,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如果能注意这2点,用药才是一件安全放心的事情……”
林建华在服用西地那非的过程中,最大的疏忽之一是他常常在健身之后立即服药。健身本身会让身体处于脱水和代谢负担加重的状态,肌肉在剧烈运动中会释放代谢产物,这些都需要肾脏及时排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服用西地那非,药物会进一步扩张血管,加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压力,使肾小球在高负荷下工作。短期可能没有明显感觉,但如果反复这样操作,肾脏会逐渐受损。林建华自以为自己健身后身体更“健康”,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时点吃药,正是在不断消耗肾脏的储备功能。
另一个被他忽略的细节,是他常常在没有充分饮水的情况下服药。西地那非本身需要通过肝肾代谢排出,如果水分摄入不足,血液的浓缩状态会让药物浓度更高,作用时间相对延长,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林建华因为习惯白天忙工作,晚上才抽空和女友约会,他往往一天水喝得不多,却在这种缺水的状态下吃药。长此以往,他的肾脏处在反复的高负担和缺水的恶劣环境中,最终加速了衰竭的进程。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他在长期服药过程中从未主动向医生说明这一情况。西地那非属于处方药,很多潜在的副作用需要在专业随访中监测,特别是对肾功能的影响。但林建华认为自己身体一向健康,每年体检结果也很正常,就没有告诉过医生,甚至在体检前也会停药几天,让指标保持在理想状态。正是这种隐瞒,使得医生在常规检查中无法捕捉到早期的损伤信号,等到症状明显时,肾脏功能已经被拖到临界点。案例提醒人们,即使是常见药物,也必须如实告知医生长期使用的情况,才能避免延误病情。
郭应禄,朱积川,潘天明,等.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07):4-9.卢永宁,陈斌.PDE5抑制剂治疗ED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07):552-555.DOI:10.13263/j.cnki.nja.2005.07.024.郭宏波.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03):222-224.(《纪实:45岁男子突发肾衰竭进ICU,医生直言:西地那非怎么能这么吃》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万淼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