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化螟俗称钻心虫,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江西、湖南、浙江部分区域二化螟发生猖獗和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大,防治不当的田块甚至绝收。从2024年秋冬季至2025年春季,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暖冬且有效降雨少,早稻、再生稻种植需要抽水灌溉了,这有利于二化螟的越冬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江西、湖南、浙江部分区域二化螟发生猖獗和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大,防治不当的田块甚至绝收。从2024年秋冬季至2025年春季,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暖冬且有效降雨少,早稻、再生稻种植需要抽水灌溉了,这有利于二化螟的越冬。根据各地发布的最新病虫预报,冬后二化螟基数调查增加明显,预计2025年二化螟总体大发生。
江西省:2025年二化螟的越冬基数平均1.71万头,最高达到了12-17万头,跟去年比超过了同期的75%,跟近十年比超过了89%,超过了重发生基数的17倍。根据各县区冬后螟虫残存基数基数调查,萍乡市平均为16690条/亩,同比增长了1.94倍;吉安市平均14535条/亩,同比增长了1.46倍。
湖南省:预测2025年二化螟总体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预计达5800万亩次。益阳市郝山区越冬虫源基数加权平均20453.74条/亩,最高达98650条/亩,比去年多9892.74条/亩。桃江县冬后基数调查,亩平虫量18270头,较去年14070条上升29.9%。冷水江市冬后基数调查,亩平残留幼虫基数13000头,较去年略有增加。
浙江省:2025年温州市冬后基数调查,平均亩虫量18279.16头,较去年增长1.65倍;杭州市富阳区冬后基数调查,平均每亩残留量达3207.1头,比去年增48.7%。
广西自治区:2025年第一代水稻钻蛀性螟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大发生,同比偏重。统计柳城等44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虫口密度为3734头/亩,同比增58.96%;二化螟发生面积629.06万亩次,比上年、常年增105.15、367.10万亩次,为近十年最大。
1、统一耕沤灭螟
春季化蛹期是二化螟最易死亡的时期,统一翻耕并灌深水效果最好。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越冬代二化螟进入化蛹高峰,没有播栽的田块建议抓紧时间统一翻耕,灌深水浸没稻桩7天左右,灭杀越冬代二化螟蛹,降低虫源基数。同时,及时清除田埂、沟渠边的杂草,减少二化螟生存的环境。
2、治前控后控基数
种植户常在发现二化螟为害后再施药,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效果不佳,同时会加快抗药性的产生,使得二化螟发生基数增加。为了更好控制二化螟的危害,建议做好“狠治一代、挑治二代、重治尾代”,早稻、再生稻田前期就重视施药防治,防早治小控制全年基数,同时合理选择药剂防治。
打好早稻、再生稻秧田送嫁药,秧苗移栽前2-3天施药,重点预防稻瘟病和二化螟。防治二化螟可以选用阿维·甲虫肼、乙基多杀•甲氧虫酰、多杀•甲维等,如10%阿维·甲虫肼100毫升/亩。带药下田,避免大田重复施药,提前灭杀幼虫,可以减轻大田防治二化螟的压力。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24年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江西、浙江、湖南等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表现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建议暂停使用,宜轮换使用三唑磷、甲虫肼、乙多·甲氧虫等药剂。
打药的时候,可以加入浸透助剂、稼侣卵磷脂助剂、飞防助剂等,增强展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施药期间保持深3-5厘米浅水层3-5天,提高防治效果。
来源:俎淑芳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