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杨和香主持发布会。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丽江市统计局局长木兆鸿,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丽江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英敏介绍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
4月9日,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
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杨和香主持发布会。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丽江市统计局局长木兆鸿,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丽江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英敏介绍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丽江市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县(区)、各部门和全市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普查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经过全市1300多名普查人员两年多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
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情况如何?
有哪些数据结果?
一起来看↓↓
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新进展,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市情。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丽江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 普查准备阶段,组建普查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措施和责任,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开展投入产出电子台账记账、单位清查、普查试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培训、宣传动员,做好数据处理能力建设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2. 普查登记、数据处理阶段,开展普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评估验收、数据质量抽查等工作。
3. 普查数据发布、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开展普查公报发布、普查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普查资料开发、总结成效等工作。
目前,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进入普查数据发布、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
普查主要特点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普查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浦虹书记、李刚市长多次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扎实做好五经普工作。市政府将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列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及时印发《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推动普查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尽责,通力协作配合,提供多方保障,确保了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普查流程规范。各级普查机构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各县(区)坚持选优配强原则,对1300多名普查人员开展多层级化、系统化业务培训,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现场登记调查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
三、提高普查质效,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为促进经济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衔接,此次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对全市19家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建立统一的电子统计台账,提前组织填报整理调查数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比对检查,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四、创新普查手段,切实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充分利用编办、民政、税务、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部门行政登记资料整合形成单位底册,为开展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提供了数据基础。运用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鼓励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首次实现经济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全面国产化,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率和安全保障。
五、广泛深入动员,营造普查良好社会氛围。各级普查机构联合宣传部门、广播电视、电信网络、户外媒体、公交车等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在古城区玉河广场举办以“经济大普查 数说新时代”为主题的统计开放日活动、启动云南省经济普查宣传月活动、发布经济普查宣传片等,进一步增强普查宣传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多层次、多形式为普查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严格全流程管控,着力提升普查数据质量。各级普查机构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加强对普查数据的质量监测分析,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上报,强化现场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实现数据即报即审即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为检验各县(区)普查工作成效和普查数据质量,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全市23个普查小区、1228个单位进行现场数据质量核查。配合云南省经普办顺利完成对我市2个普查小区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事后质量抽查主要结果表明,我市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47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8136个,增长59.78%;产业活动单位25986个,增加8637个,增长49.78%;个体经营户105231个,增加36923个,增长54.05%。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470个,占29.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616个,占25.8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814个,占8.34%。
按县(区)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县(区)是:古城区8177个,占37.60 %;玉龙县4803个,占22.08%;宁蒗县4562个,占20.98%。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03591人,比2018年末增加39250人,增长23.88%,其中女性从业人员8754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7511人,减少3491人,下降11.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6080人,增加42741人,增长32.05%。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94355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98662人。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1768人,占15.60%;批发和零售业30176人,占14.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236人,占11.90%。
按县(区)分,202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县(区)是:古城区89270人,占43.85%;玉龙县36361人,占17.86%;宁蒗县30895人,占15.18%。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742004.91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12685713.41万元,增长55.02%。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555970.41万元,增长51.0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186034.50万元,增长57.01%。从负债看,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9482011.3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50.92%。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7391850.34万元,增长34.19%;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2090160.98万元,增长63.37%。从营业收入看,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9152431.66万元,比2018年增长81.20%。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4047146.02万元,增长141.92%;第三产业营业收入5105285.64万元,增长51.13%。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市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75个,从业人员7455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49632.2万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个,从业人员3289人,营业收入1381992.4万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14个,从业人员676人,营业收入28986.5万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362个,从业人员2545人,营业收入204399.8万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194个,从业人员945人,营业收入34253.5万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4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个。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6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29923.10万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9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0742.9万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23人年,R&D经费支出25481.30万元。
普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修订情况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云南省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丽江市2023年GDP总量修订为685.5亿元。增幅为7.5%,比2018年增加263.9亿元,名义增长62.59%,年均增长量为52.8亿元,年均名义增速10.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12.9 :33.3 :53.8 。
总的来看,丽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普查主要数据客观反映了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是对丽江经济的一次高质量“体检”。普查资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普查数据开发应用,积极拓展普查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方式,丰富普查数据发布手段,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确保普查结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我市总结好“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记者|马思雨
来源:丽江古城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