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准普法实现分类覆盖。制定差异化普法方案5类,覆盖全县21个宗教场所,累计开展普法活动10余场次,惠及2万余人次。宗教教职人员重点培训《宪法》和《宗教事务条例》,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18人;面向信众开展场景化普法,佛教场所重点宣贯《文物保护法》,覆盖
武胜县创新宗教法治建设路径,通过精准普法、多维宣教、骨干培养三大举措,实现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精准普法实现分类覆盖。制定差异化普法方案5类,覆盖全县21个宗教场所,累计开展普法活动10余场次,惠及2万余人次。宗教教职人员重点培训《宪法》和《宗教事务条例》,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18人;面向信众开展场景化普法,佛教场所重点宣贯《文物保护法》,覆盖重点寺庙5处,道教场所强化《食品安全法》教育,推动食品合规率提升至100%。创新构建“双轨”普法体系。突破传统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体系。线上打造新媒体平台,推出普法短视频6部,播放量破万,覆盖1.2万信众。线下开展法律竞赛4场、模拟法庭3次,参与率达95%。设立7个普法宣传点,提供法律咨询29人次,解决实际问题8件,群众满意度达98%。
骨干培养激活法治动能。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选拔培养宗教场所普法骨干13名,形成“以点带面”辐射效应。通过专题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骨干法律素养合格率达100%,带动信教群众学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宗教教职人员法律知晓率从30%提升至98%,信教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增强,法律咨询量同比增长70%。
来源:川法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