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工会就开始帮人找工作了!这段历史太硬核!丨百年风云·溯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5:46 2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1925-2025

上海总工会

成立100周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工会作为就业帮扶的重要力量,开展职业介绍工作由来已久,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在实践中探索

设立职业介绍所

1920年10月7日,党领导下成立的 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通过了《上海机器工会简章》,明确了工会的13项重要职责,其中 第一条就是设立职业介绍所,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帮扶和援助。

△1920年11月22日,

《申报》报道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会

1924年9月1日,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也有 职业介绍所的相关规定。

1925年6月,上海总工会颁布《上海总工会总章》规定,为“ 保障工人利益,设法解决救济及职业介绍等事项。”

为解决失业工人的就业问题,1925年9月, 上海总工会失业工人介绍所正式对外办公,在各个区域办事处设立报名点,方便失业工人就近报名。

△1920年代的上海,

100万产业工人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

1950年,上海百废待兴,许多工人失去工作,为此, 上海成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确定了以“以工代赈”为主的救济方针。

从1950年到1956年, 组织失业人员从事以工代赈共28.4万人次。

全国工会系统创建的

第一个职业介绍所成立

随着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分企业服从国家经济调整和改革的需要,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社会待业下岗职工逐渐增多。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上海市总工会牵头成立职业介绍机构,1988年12月1日, 上海市总工会虹口区办事处成立了职业介绍所(后改名为虹口区总工会职业介绍所),这是 全国工会系统创建的第一个职业介绍所, 形成 “就业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帮助了很多转岗下岗工人重获新生,也为日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职业介绍机构起到了开路先锋和铺路石子的积极作用。

△1988年12月1日,

虹口职业介绍所在飞虹路360号成立

虹口职业介绍所 对职工实行免费服务,开张后仅1个月,就有22个单位前来联系招聘工作,登记求业者达358位之多。

顺应新形势

不断拓宽服务平台

1990年8月,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召开“工会参与劳动就业工作座谈会”。

1992年8月4日, 上海市工会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这是本市工会为配合企业转换机制、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又一举措。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实际情况,本市各级工会组织 为了帮助更多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就业岗位,服从大局,勇挑重担;一个以源头参与为先导,职业培训中心和再就业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创业基金为保障,以扶持生产自救再就业为途径的再就业援助网络逐步得到完善。

1994年底,18名纺织下岗女工经过层层选拔,实现了从“纺嫂”到“空嫂”的转身,成为 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事件之一。

△首批上海纺织职工

加盟上海航空事业

1996年,市总工会郑重承诺, 各级工会每年直接帮助2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目标。

2000年,上海工会又进一步明确了以建立再就业创业基金扶持一批,完善工会职介网络安置一批,培养生产自救带头人带领一批,提高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一批,协助企业分流一批,畅通非公经济再就业渠道引导一批等 “六个一批”的具体目标。

金融危机袭来之际,上海工会发出“促发展、保岗位”的行动,倡导企业“不裁员、不降薪”,组织职工为企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各级工会将以本市就业困难职工, 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零就业”家庭人员及“双困”人员作为重点对象。

2018年以来,面对高校毕业生、新“4050”就业难等诸多挑战,上海市总工会 不断拓宽服务平台,瞄准服务对象,广泛开展“会聘上海”职工就业护航行动。宝山区、松江区等区还适应新群体的需求,推出直播带岗活动,帮扶特定人群就业, 探索出一套工会就业帮扶援助的“上海模式”。

△就业线上直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