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人承担起创业公司的债务(法理上他可以撇清大部分),一笔一笔清偿,上演《真还传》。
“就算他踩到一坨屎,
他都能让那坨屎后悔”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罗永浩的形象似乎有点模糊:
他是个经常在网上跟人吵架的中老年刺头。
他是直播达人。
他还是一个国民表情包。
但罗永浩的资历,远不止此。
他是这个时代最勇的人之一。
他的手下败将有:跨国巨头,评测红人,打假先锋等等。
只要是虚伪并惹恼他的人,结局往往都极其难看。
他还是知名“行业冥灯”。
从“老罗英语”,再到“锤子科技”。
干一个,垮一个,累积负债高达13亿。
老罗英语著名广告截图
但他同时也是这个社会最有良心的债务人,很可能没有之一。
个人承担起创业公司的债务(法理上他可以撇清大部分),一笔一笔清偿,上演《真还传》。
罗永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创业者。
同时也是一个叛逆的人。
一个注定写入中国互联网史和科技史的“精神病”。
1972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龙门公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罗昌珍,又迎来了一个大胖儿子。
罗昌珍按朝鲜族习惯,给孩子取名:罗永镐。
镐,是农村一种刨土用的工具,充满刨根问底的执念。
但彼时罗昌珍怎么也没想到,29年后,带着这种执念的罗永镐,会用另一种工具——“锤子”。
砸的一家跨国巨头企业颜面尽失。
由于罗昌珍是见过世面的人。
所以在给罗永镐上户口时,他始终觉得朝鲜名传统用的“镐”字太土(多年以后罗永镐自述)。
便临时起意,把“镐”改成了用朝鲜语发音一样的“浩”字。
于是,我们熟悉的罗永浩,诞生了。
虽然镐变成了浩,但掘地三尺的偏执,还是留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公元2011年。
时年39岁的罗永浩,因为一次关冰箱门失败的经历,察觉到西门子冰箱门设计上的不周全。
在进一步刨根深究后,罗永浩惊讶发现,本应该有一个防止关门不严的小部件,却在一些中国销售的西门子冰箱上没有安装。
这不是糊弄消费者?
盛怒之下,罗永浩发动了对西门子的质问声浪。
而在得到客服一顿机械敷衍的回应后(这可能也是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得到的回复),罗永浩再也坐不住了,店大欺客?
他决定来一波大的。
由此,掀起了一个中国消费史上,空前绝后的维权风暴。
罗永浩这样的能量和勇气来自哪里?
他曾在新东方的课堂上,讲过一句名言: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可见其心底的叛逆。
有一个关于他叛逆的故事。
小时候,老师教他们写信格式:称呼要空两格写,不能顶格。
但看过很多书的罗永浩立刻反驳:老师错了,应该要顶格写。
为此,二人竟然在课堂上辩论起来。
最后老师烦躁的准备结束话题:“老师三十多年都这样写.....”
没曾想,罗永浩转头就说了句狠话:“三十多年都写错,只能说狗改不了吃屎。”
话糙理不糙。
在逻辑学上,挑战和质疑权威,是一项基本能力。
罗永浩似乎天生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明明是错的,为什么不承认呢?!
所以,回到西门子,罗永浩一通投诉无门后,他直接带着三台冰箱(分别是他的,左小诅咒和韩寒的冰箱),来到北京西门子总部门口。
砸了个稀巴烂。
在那个自媒体尚未崛起,互联网传播远不像今日这般迅捷发达的年代。
罗永浩的操作,终于把西门子推到了舆论风暴的中央。
但随之迎来的,依旧是西门子不痛不痒的声明,并坚称自己没有质量问题。
彼时的西门子还是低估了罗永浩的威力。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罗永浩会是一颗原子弹,而西门子,会成为第一个挨原子弹的。
2011年12月20日下午。
罗永浩在北京海淀剧场举办沟通会,邀请了大量媒体和观众。
用犀利又不失幽默的语言,无可挑剔的证据,严密的逻辑,表达了对西门子冰箱整件事的看法。
并在现场进行第二次砸西门子冰箱。
他尖锐指出,没有安装闭门器的西门子冰箱,存在严重产品缺陷,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这一次,传播热度彻底爆了。
发布会让西门子口碑大受影响。
西门子总部终于坐不住,命令其中国区总裁罗兰·盖尔克火速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并承认产品质量问题。
“如果您冰箱的门不容易关上,对您来说,这台冰箱的故障率就是百分之百。而我们就应该为此向您道歉,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随后西门子针对消费者诉求,开展免费上门服务。
最终,罗永浩维权成功,替那些关不上冰箱门的消费者讨回了公道。
而据第三方市场监测机构中怡康(CMM)数据,在“冰箱门事件”后,即便西门子道歉整改,随后其2012年一季度在中国的冰箱市场份额依旧下降了1.63%。
只可惜,这段往事,2025年的西贝可能并不了解。
关于罗永浩是如何从中国东北边境小城走出来,成为企业家、演说家的?
答案不一。
有人讲,是因为罗永浩有个当官的爹。
但从罗永浩的公开经历看,他爹的最大帮助,似乎仅限于罗永浩童年和少年时代,可以尽情在机关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
因为罗永浩从小叛逆,打架、逃学什么都干过,所以高二便退学。
在工地当过工人,摆过地摊,去韩国打过黑工。
可以说他27岁前的人生,过的稀里糊涂。
直到一年夏天,他在天津遇见个小孩,对他说:
“罗哥,你的口才,你的扯淡,你好为人师臭毛病,真适合去新东方当英语老师。”
罗永浩动心了。
一是自己快30岁,一事无成,心里也郁闷。
二是当年最顶的新东方老师,可以年入百万,对他这样的穷人吸引力拉满。
三是罗永浩认为找个自己很讨厌的职业干,能锻炼毅力的。
唯一阻碍他去新东方当老师的,就是他不会英语。
于是罗永浩在北京郊区租了个农民回迁楼,三面漏风。
苦读一夏天,最后考上了新东方英语老师。
不得不说,个人能力,很强。
他在新东方教了5年零3个月书。
直到觉得新东方理念和自己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才辞了职。
教书这段时间,罗永浩因为其在课堂上的幽默表现和震撼格言输出,被学生偷录发到网上,让他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红,“老罗语录”在青年群体中影响极大。
罗永浩的个人魅力,也终于从东北小城,走向首都,再通过互联网走向了全国。
这段被动的“网红履历”,对此后罗永浩拥有创业资本,以及产生巨大影响力,至关重要。
辞职两年后,已是名人的罗永浩,下海创立了一所英语培训机构: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这个决定,让他和前老板俞敏洪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老罗英语”期间,他的一些人格特征,也被无限释放出来。
比如理想主义。
罗永浩办过大大小小各种演讲。
其中一个系列就叫《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罗永浩在里面讲:
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地赚钱;
通过实现理想让人相信实现理想是可能的;
通过改变世界让人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即使是在中国。
最后一句话,尤为刺耳。
的确,那时候中国社会信奉的是“贸工技”,而非“技工贸”。
赚钱路子野。
就拿知识产权来说,很多已经规模不小的企业,十有八九还在用盗版软件,省钱嘛。
但老罗英语用的全是正版,为此,大受感动的微软公司还送过他们几套正版系统。
对版权的重视,甚至反映到PPT上随便一个素材,他们都会去图片网站购买原始版权。
不限于此。
当时多数英语培训机构的惯例是先交钱,前两节课免费试听,第三节课前不满意可全额退。
老罗想更厚道一点,来了个前八节课免费试听。
结果,反而没人愿意来。
因为学生认为不可能会有这种便宜占,肯定是骗子。
这让罗永浩意识到,中国社会的信任成本有多高,某种程度也催化了他日后乐于为大众维权的行为。
那时候老罗英语的教室有汽水、零食。
厕所隔间门也都带着插销(彼时中国学校普遍不重视学生隐私)。
理想主义一词,一度因为老罗的光环和演讲,变得魅力十足。
但多年后,随着罗永浩创业失败,理想主义在中国,似乎越来越不像一个好词。
这是有些令人感慨和悲哀的。
那罗永浩又是怎么背负13亿债务的呢?
2011年,就在罗永浩怒砸西门子冰箱的这年。
太平洋另一端。
一个美国人的生命,也走到了生命。
他叫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
乔布斯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莫过于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智能手机“iPhone”。
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
而作为数码产品发烧友的罗永浩,却对库克时代的苹果产品颇为不满,尤其手机。
他认为无论工业设计还是扁平化的UI界面,在设计上都是开倒车。
如果乔布斯还在世,绝无可能出现这样的产品。
创办老罗英语期间,罗永浩的PPT无论艺术美感还是文案,在国内都是PPT中殿堂级的存在。
所以,那时候罗永浩是既懂数码消费品,又有非常高的审美意识,还有顶流人气。
于是他拍案而起,是时候带回乔布斯的荣光,点亮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罗永浩手机新公司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和西门子颇有渊源。
因为他用锤子砸过西门子冰箱。
所以在粉丝建议下,这家公司,最后起名叫锤子科技。
罗永浩身为公司创始人兼第一产品经理。
他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偏执的特质,深深植入了产品。
锤科第一款手机Smartisan T1,极其精美,外形回归了乔布斯时代的iPhone神采。
在彼时千篇一律的国产手机造型面前,显得鹤立鸡群。
尤其用安卓深度定制的Smartisan OS系统,无论UI设计还是一些小功能创意,都是安卓系里最出彩的。
甚至连定价,也充满了罗永浩的理想主义情怀。
他没有像诸多友商那样定个鸡贼的2999元。
而是直接给出16G版本3000元,32G版本3150元的“实诚”价格。
很可惜,这款定位中高端的手机销售的并不成功。
一是除了外观和系统,部分基础能力,不算太优秀。
二是当时国产手机在中高端价位,很难竞争过国外品牌。
三是手机行业早已竞争白热化,内卷严重,后来者极难成功。
但Smartisan T1对中国互联网却有着重要意义。
因为这部手机,引出了“罗永浩 VS 王自如”直播对线事件。
成为互联网直播的里程碑式事件。
贡献了包括“人格、独立、包养”等经久不衰的网络热梗。
而罗永浩全程碾压王自如的表现,也被解读为逻辑学降维打击的经典案例。
很多年后,擅长直播对线的车评人陈震说,自己的逻辑学启蒙,就来自于罗永浩。
尽管后来锤科的坚果手机爆卖过,但行业的大门终究还是对罗永浩关上了。
罗永浩总共背负了最高13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截止2025年9月)。
其中8.24亿元,他已偿还。
在债务清偿中,罗永浩的理想主义光环也依旧发挥作用,本来他个人不必担负大部分债务,但最后还是扛下了所有。
罗永浩性格暴躁,也真诚。
从他怒砸西门子,到手撕方舟子,碾压王自如。
罗永浩总是站在虚伪的对立面。
有人说罗永浩是茫茫人群中,唯一喊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那个小孩。
现实的确如此。
比如他敢公开指出,咖啡店的中杯就是小杯。
比如,他敢说预制菜要给消费者知情权。
也许有人会骂,他是多管闲事。
却很少有思考罗永浩这种人的分量和可贵。
罗永浩们的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普通大众被一些坏人坏事恶心到的几率。
所以在西贝事件闹到最凶的时候,有网友给他送上了这样的称呼:
“热心市民罗大爷”。
罗永浩表示,是那个意思,很准确。
最后,我想用罗永浩经历的一桩“趣闻”,来结束这篇文章。
故事是这样的:
罗永浩初二时。
老师让他们写一篇关于校园场景的作文。
同学们写的都是“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
只有罗永浩,同一个场景,他写的是:“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
因为出去“写生”的当天,没有风,国旗就是耷拉着。
然而罗永浩这篇作文,却遭遇了老师的全校“网暴”。
说他哗众取宠。
放学后,罗永浩被老师“滞留”在办公室,要求重新修改这段文字。
他不答应,结果两人足足对峙了2小时。
终于,肚子饿了的罗永浩答应了老师要求。
但,他是这么修改的:
“说来也怪,尽管校园没有风,五星红旗仍然飘扬在校园上空。”
很多年后罗永浩在自传中记录了当时老师的反应:“她像疯了一样,拿着扫帚棍子冲过来就劈头盖脸地打我”。
故事完。
罗永浩:“我不就说了句真话吗,看给你们急的”。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来源:红猪看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