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关于“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豫人社办【2025】17号)已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 2025年——2027年,年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5万人
2025年4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关于“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豫人社办【2025】17号)已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 2025年——2027年,年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5万人以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促进不少于4万人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就业创业。
通知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大象融媒等省管国有企业的先发技术优势,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就业技能培训,增加紧缺人才供给,从“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
作为通知中唯一被点名的省管国有文化企业,大象融媒从2023年3月启动AIGC项目,23年10月组建师资团队自主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课程体系,入选工信部AI应用工作组成员单位,23年12月开启全国首创的“AIGC星创营”培训项目,致力于破解人工智能领域“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为河南省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瞄准内容产业缺口,打造AIGC培训标杆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大象融媒将依托其在媒体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先发优势,联合省内高校、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构建系统化、实战化的AIGC课程体系。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内容生成、多行业应用、模型底层逻辑等核心领域,旨在为文化传媒、文创文旅、人力资源等行业输送紧缺技能人才。
政策赋能,激发就业创业活力
大象融媒联合政府及企业资源,开发“人机协同”新型就业岗位,推动技术扩散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2025至2027年,预计年均培训超10000名AIGC应用人才,助力超6000个高质量岗位落地,为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支持。
AI赋能大学生成长,开启高质量职业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下,AI技术正成为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通过与中科院旗下中科闻歌共建的AI融媒体平台,学生可系统掌握智能公文写作、新闻创作及舆情分析技能,快速适应传媒行业需求;APUS双备案大模型支撑的自媒体电商平台,帮助学生生成专业级电商营销方案,孵化个人IP并承接商业订单,打通从学习到创业的链路;而生数科技VIDU驱动的象境AI动漫平台,则为艺术类学子提供国风动画创作新范式,通过皮影、水墨等数字艺术实践,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国际传播力。三大平台构建起"技能实训+项目实战+文化创新"的AI赋能体系,助力大学生在内容创作、数字营销、文化出海等领域获得高质量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校园到产业的无缝衔接。
大象融媒校企联动计划:AI赋能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年下半年,大象融媒正式启动“校企联动计划”,旨在借助 AI 技术,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开辟新路径。该计划将通过与各大高校合作,引入前沿 AI 课程与实践项目,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同时,依据学生的专业、兴趣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就业成功率。
大象融媒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校企联动计划”期望为大学生打造从校园到职场的“就业直通车”,让大学生在求职道路上更具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推动行业发展。
由大象融媒联合打造的全国独家的 AIGC 应用人才培育 2.0 模式,更是为解决就业市场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生产方式,更重塑就业生态。”大象融媒AIGC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技能培训为支点,撬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河南省‘四高四争先’战略目标贡献融媒力量。”
未来三年,大象融媒将持续发挥国企担当,携手各方构建“人机协同”就业新图景,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附录: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原文
来源:大象AIGC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