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肺部有癌细胞的人,身上基本会有3个异常,千万要注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4:25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参考文献:《中国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指南》2023版、《肺癌早期诊断临床表现研究》、《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死亡人数更是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肺癌症状不明显,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属晚期,治疗效果有限。

医学实践发现,当肺部存在癌变时,人体会发出一系列警示信号。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专业医师总结出三大异常表现,成为肺癌早期预警的重要指标。了解这些信号,可望提高早期发现率,改善治疗效果。

持续性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很多人会将这种咳嗽误认为普通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导致延误诊治。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相关咳嗽有其特点:通常持续时间超过3周,咳嗽强度渐进性增加,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尤其警惕的是当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如原本干咳变为带血丝痰液,或晨起咳嗽频繁。这种咳嗽是因癌细胞刺激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所致。

胸部CT检查显示,约76%的早期肺癌患者在确诊前3个月内已出现不明原因咳嗽,而大部分人仅当作普通呼吸道感染处理。医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持续超过3周的咳嗽都不应轻视,尤其对于既往无咳嗽病史的人群。

呼吸变化也是肺部癌变的重要信号。许多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气短,活动后气促明显加重。这一变化往往被人忽视或归因于年龄增长或体力下降。实际上,气短是肿瘤压迫支气管或肺组织,导致肺功能下降的表现。

统计数据表明,超过65%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这种困难往往表现为:爬楼梯时需要频繁停顿休息,平地走路也感觉呼吸吃力,严重时甚至静息状态下也感到"气不够用"。这类症状通常是早期肺癌入侵周围组织或产生胸腔积液的结果。

胸痛作为肺癌第三个重要信号,具有特殊临床意义。肺癌患者的胸痛常表现为隐痛或刺痛,疼痛位置多在病变侧。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疼痛常与呼吸动作相关,深呼吸时疼痛加重,且不易被普通镇痛药物缓解。

临床资料分析发现,约4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已出现不同程度胸痛。这种疼痛是由于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引起。对于既往无明确原因的胸痛,特别是持续时间超过2周且伴有其他呼吸系统不适者,应及时就医排查肺部恶变可能。

肺癌早期还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其他疾病。持续低热是常见表现之一,约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会出现37.3℃-38℃的低热,且多在下午或傍晚出现。这种低热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产物吸收入血引起的炎症反应。

体重下降也是值得警惕的信号。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5%,且发生在3-6个月内,应考虑肺癌可能。研究显示,约57%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已有明显体重下降。这种消瘦与肿瘤代谢异常和食欲下降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肺癌患者血液学检查也可能出现异常。贫血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肿瘤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红蛋白降低。此外,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YFRA21-1水平升高也是重要线索。

早期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等,这是由于肿瘤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约25%的患者会表现出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单纯心理问题而忽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肺部病变。

肺癌早期发现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肺癌5年生存率整体不到20%,但早期肺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年龄超过50岁且有20包年以上吸烟史者,家族中有肺癌病史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石棉等职业人群。

CT低剂量筛查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肺癌早期筛查手段,能发现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早期病变。对于已存在上述警示信号的人群,建议进行胸部增强CT、支气管镜检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防范肺癌,我们需要做到:了解自身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致癌物质;保持房间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保持心理平衡,减轻压力。

你是否也有咳嗽超过三周却不见好转?是否爬楼梯时感到比以往更加气喘?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体变化,可能是肺部发出的重要警示。请记住,肺癌治疗的黄金时间在于早期发现,掌握这些警示信号,或许能为你赢得与疾病抗争的先机。

来源:李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