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晚上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平台发了一句话:“西贝预制菜太恶心”,还毫不留情地点出西贝的菜“又难吃又贵”,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舆论,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赞同,“价格虚高”“味道一般”等批评声音几乎呈一边倒之势。
文|坐看云起时
编辑|坐看云起时
“或许从一开始贾总就已经输了。”
罗永浩的一句“随意吐槽”,
就让西贝贾国龙如临大敌,
连夜召集1.8万员工一致对抗。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
如今我们再来复盘这场大战,
或许贾总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9月10日晚上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平台发了一句话:“西贝预制菜太恶心”,还毫不留情地点出西贝的菜“又难吃又贵”,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舆论,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赞同,“价格虚高”“味道一般”等批评声音几乎呈一边倒之势。
西贝老板贾国龙看到这些后显然坐不住了,隔天他就主动联系媒体做出回应,语气坚决地说:“我们绝对不用预制菜”!为了自证清白他还专门调出了罗永浩当天所点菜的菜单,逐一向记者解释,强调菜品都是现做现卖、价格也公道。
最后说到激动之处,贾国龙甚至表示要追究罗永浩的法律责任!其实也难怪贾国龙这么着急,作为企业的创始人,西贝不仅是他的“钱袋子”,更是多年的“心血”所在,现如今“大网红”罗永浩这一吐槽,搞不好真会影响顾客的选择,直接冲击自家的生意。
但罗永浩可不是一般人,他当年公开砸西门子冰箱的一幕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就因为他发现冰箱门不易关严,一场维权直接让西门子口碑大跌、损失惨重,这一回贾国龙高调澄清再加法庭见的架势,反而倒像是主动给罗永浩“递了枪”。
果然9月11日晚,罗永浩公开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线,只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罗永浩这十万块还没发出去,西贝自己却接连“漏了馅儿”,西贝在公开菜品制作的过程中,不小心贴出了预制料理包的照片,纷纷被网友迅速截屏传播。
随后在直播中有厨师亲口承认部分菜品是“隔夜的”,更有媒体当场查证发现,西贝部分冷冻鱼类的保质期长达18个月,甚至连西兰花这种蔬菜都能保存两年,那些所谓“每日现熬”的鸡汤,其实也是用浓缩汤包兑水还原而成。
更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这些冷冻蔬菜和预制肉类,甚至还被用在了儿童餐中,所以就有网友调侃道:
“一岁宝宝吃两岁的西兰花”!
可是事情到这里显然还没有结束,简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媒体曝光某门店厨师长在示范炒菜时,未按规定佩戴厨师帽和口罩,他反而是一手戴表一手戴镯,更何况一家门店后厨20多人中只有四五个人持有有效的厨师证,甚至连厨师长本人都没有......
更夸张的是极目新闻记者后续还拍到,有员工用手勺清理下水道后,未经过彻底清洗就直接放回炒锅区域,种种操作简直就是自杀级别的公关,可是遗憾的是对于西贝来说,这场风波显然才刚刚开始......
常言道“同行是冤家”,但这次的情况却不太一样,不少餐饮品牌非但没有隔岸观火,反而主动站出来为其“撑腰”,半山腰云南菜、叮叮懒人菜、巴奴火锅等品牌接连发声,他们说某些平台和所谓专家,正在“用一根钢丝绳勒紧餐饮人的脖子”......
信良记的董事长李剑反应则是更加激烈,他甚至还曾经是罗永浩的合作伙伴,可是这一次却公开唱起了反调,甚至悬赏20万元发起挑战:
“如果有人能证明连锁餐饮可以完全不用冷冻原料和添加剂,这笔钱我当场兑现!”
他在直播里讲得直白:
“要想回到现杀鸡、现宰猪的时代,根本不现实!效率怎么办?成本谁承担?”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其实早已偷换了概念。
没有人逼餐饮企业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此时此刻大家质疑的明明是,你明明用的是预制菜包,却打着“现炒”的招牌,甚至还卖出高端的价钱!所以这就不再是效率问题,而是企业做生意时一种最基本的诚信问题。
更何况如果说真是被平台“逼”着做预制菜,那么怎么商家的利润反而越来越高?“预制菜”的品控压力轻了,人力成本少了,出餐速度更快了,那么说起来这到底是谁的“困境”?又是谁的“红利”?
这些品牌努力想塑造一种新共识:“预制菜”不代表落后,而是餐饮工业化的一种进步,但今天早已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如今的消费者心里自有一杆秤来衡量。
9月12日晚,西贝召集全公司1.8万名员工开会,说要“坚决迎战”罗永浩,可他们或许还没意识到,真正的对手并不是老罗,他无非是替很多普通消费者问出了那句话:
“我花钱,到底吃到了什么?”
贾国龙第一时间把罗永浩定义为“敌人”,但实际上老罗只不过是一个“较真”的顾客,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餐饮企业,都不该站到消费者的对立面,更别说反过来还要告他们。
整场风波中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敌方”,西贝真正较劲的一直都是他们自己,它陷入了一种“自证清白”的循环,结果没想到竟是越走越偏,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主角,麻六记的张兰,则是交出了她的满分作业。
西贝和老罗双方交战正酣之时,麻六记干脆直接打开了自家的后厨,镜头里猛火灶火光正旺,锅铲碰撞有声,调料瓶、炒锅、食材都是摆得明明白白,而不是像西贝那样,声称“明火现炒”,结果大家一到后厨,看到的只有一排排的电磁炉......
作为“网红餐饮”的代表,麻六记一直没逃过大众的审视,但张兰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把危机变成流量,把质疑转化为展示,当初账号被封,品牌面临危机,她带着员工连夜调整,转平台、改形式,24小时不间断直播打了一场翻身仗。
不抱怨、不对立、快速响应、敢作敢当,这才是餐饮人面对舆论该有的样子,西贝召集万人开会“对战”老罗,而麻六记在危机中喊出的是“全员自救”,此时此刻,两相比较,格局立判。
9月13日事件发酵后的第一个周六晚高峰,有媒体实地走访西贝门店,拍到的不再是排长队的场景,而是空旷的大厅和零星的顾客,贾总到底还是脱离市场太久了,当你站到消费者的对面时,其实早就已经输了。
过去这一周西贝和罗永浩的名字频频登上热搜,一场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演变成了全民关注的话题,正当两方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几家权威媒体先后发声,话虽含蓄,却意味深长。
新华社发表评论直言:“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这句话轻轻一戳,就点穿了问题的核心,其实消费者反感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那种被隐瞒、被欺骗的感觉,明明付的是“现做”的钱,吃的却是加热的料理包,这种双重标准谁都不愿意接受。
与此同时更为讽刺的是,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西贝从2022年起就申请了多项与预制菜相关的专利,包括菜肴保存、复热技术等等,但创始人贾国龙却在公开场合一口咬定:“西贝没有预制菜”!这话听起来确实有些自欺欺人了。
而人民日报在9月14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更是把这场争论推向理性层面,全文没有点罗永浩的名字,却仿佛句句都在回应他提出的质疑,文章中对“预制菜”和“预加工食品”作出了明确区分。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西贝所使用的、保质期较长的半成品,其实更接近“预加工食材”,而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预制菜”,所以目前法律的界定和大众的认知,在这件事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也许正是这条“认知鸿沟”,才成了整场争议的真正根源。
或许是因为舆论压力越来越大,9月15日下午一点,西贝发布了一封长篇道歉信,一改此前强硬态度,十分诚恳并且表示整改,他们列出九条具体措施,包括把大豆油全部换成非转基因的、儿童餐中的牛肉酱和猪排改为门店现场制作等等。
不过罗永浩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很快发文继续追问西贝:既然以前说“100%没有预制菜”,那么现在这承诺还作数吗?他还犀利指出:所谓“十一落实”,那国庆之前来的顾客,难道就活该吃保质期漫长的“料理包”?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贾国龙话语紧咬不放,罗永浩却特意对于东来表达了尊重,并表示:
“真正可能毁掉西贝的,不是群众,而是贾国龙自己曾经的虚假宣传和硬扛态度”!
正如于东来所说,大家最终希望的,并不是搞垮哪家企业,而是它们能不能变好、变得更负责任,如果西贝真能兑现承诺,推动实质整改,消费者也未必不会给它们一次新的机会。
这场风波应该让所有企业都看清一件事:
消费者的信任,不是靠话术赢来的,
而且也不是靠嘴硬来保住的。
它来自于实实在在的产品,
更来自于一份真诚不欺的态度。
信任一旦碎了,再拼回来,就很难了。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1.澎湃新闻:罗永浩大战西贝,结局万万没想到
2.鲁中晨报:西贝员工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回应
3.深圳新闻网:西贝承认部分菜品是隔夜菜
4.腾讯网:关于预制菜,新华社发文!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作战大会?客服回应!罗永浩发声!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
5.红星新闻:西贝致歉并称将陆续完成9项调整,有门店回应:还没接到通知,调整也没那么快
来源:峰哥正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