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熟悉这个主播的朋友都清楚,此人开口闭口就是苹果、山姆、特斯拉,常年把这些美国品牌挂在口中,在他的认知里,美国货就是商业标杆,是行业明灯,如果你反驳他的观点,他就会质问你用的什么手机,如果不是苹果手机,那就是低端的安卓用户,没有资格与他坐而论道。
没有山姆的城市,年轻人不要待!
这是前段时间某著名带节奏主播户晨风的言论,在他的认知里,年轻人要去一个城市发展,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 这个城市有山姆超市。
第二, 这个城市有苹果官方直营店。
第三, 这个城市有国际机场,并且一定要能直达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
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城市,年轻人一定不要去,因为绝对没有前途。
熟悉这个主播的朋友都清楚,此人开口闭口就是苹果、山姆、特斯拉,常年把这些美国品牌挂在口中,在他的认知里,美国货就是商业标杆,是行业明灯,如果你反驳他的观点,他就会质问你用的什么手机,如果不是苹果手机,那就是低端的安卓用户,没有资格与他坐而论道。
他把苹果手机当成身份的象征,把大美利坚当成人生的灯塔,如今又创造了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山姆的城市,对年轻人而言,就是垃圾!
如果按照他的标准,全世界90%的国家都是垃圾,因为我查了下资料,截止2025年,全世界有山姆超市的国家总计只有五个,第一个是山姆的大本营美利坚,第二个是美国的邻居墨西哥,第三个就是咱们中国,第四个是巴西,第五个是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的波多黎各。
除此之外,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要么是山姆没有布局,要么就是曾经有过布局,如今已经倒闭。
按照他的评价标准,瑞士、芬兰、瑞典、丹麦、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这些人均GDP排名全球前列的发达国家,全部都不适合年轻人居住,全都是“安卓国家”。
我知道有人会给他追加一个定语,说户晨风指的是国内城市,但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山姆在港澳台没有布局,但是在中国的惠州、绍兴、嘉兴却有布局,还有西安、郑州等省会城市山姆也未落户,但是在南通、宁波却已有山姆超市,难道说香港、澳门、西安、郑州还比不上惠州一个三线城市?
我知道有人又会给他追加一个解释,说户晨风指的是有山姆的城市中产阶级人数更多,消费更有活力,但魔幻的是山姆在全球布局第二多的国家是墨西哥,足足有170多家,遍布墨西哥每一个大城市,但是山姆在中国境内却只有56家门店,很多500万人口的城市都没有布局,按照他的这套 “含山姆量”分析标准,那中国80%的大城市,消费活力都比不上墨西哥的一个小县城,这个理论简直就是荒谬无比。
本来我不想讨论太多山姆相关的话题,因为山姆在我眼里只是购物的一个选择而已,就像我可以去盒马,也可以去大润发,还可以去永辉,总之哪个超市有我需要的商品我就去哪里,山姆在我眼里就是一家来自美国的仓储型超市,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但是国内有些人现在是玩命的吹山姆,把山姆吹成了行业的标杆,说山姆有特供食品,说能够进山姆的才是真正的中产精英人士,看到这样的言论,我真的觉得无比的恶心。
因为山姆在美国就是一家普通的超市,从来都没有人以进山姆消费为荣,也没有人把成为山姆的会员当成身份的象征,怎么来了中国之后,一下子就变成了“高端人士必选”,甚至成了年轻人选城市的重要参照物了?
你去过山姆就清楚,山姆的那套经营模式压根就不适合中国人,瑞士卷一盒十几个,吃两个半天都不用吃饭,还有什么水果、蛋黄卷、面包等等,全都是成箱、成盒的卖,而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家里要么单身一人,要么就是两个小情侣,想要吃完这些东西,需要一个星期不间断的超额进食,很多东西买回来之后直接就塞到了冰箱里,有的吃到过期都没有吃完,山姆所谓的性价比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因为你极大概率吃不完所有的东西,最后丢进垃圾桶的东西你压根就没有计算成本。
山姆这样的超市,他天生就适合美国人,因为美国人很多都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外,他们周围没有超市,没有便利店,没有菜市场,如果家里不屯点货,那搞不好哪天真的要饿肚子。
但是咱们中国国内是什么国情你自己不清楚啊?方圆500米之内,必然有生鲜超市和菜市场,你每天上下班回家就可以顺手买到新鲜的食材,有那个必要买一大盒牛肉、猪肉冻在冰箱里吃僵尸肉吗?
还有山姆的一些选品,什么面包、蛋糕、瑞士卷还有大量的甜食,这些食物压根就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口,那是西式饮食习惯,美国人很多早餐直接吃两个瑞士卷,喝一杯牛奶完事,正是因为长期大量食用高糖食物,所以美国的肥胖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才在全球遥遥领先,在国内200斤别人说你是胖子,但是在美国200斤,你就是一个迷你的小可爱,因为很多美国人屁股都有一米宽,胖到出门只能用代步电动车。
你一个中国人,有那么多好吃的面条、粉条、炒菜不吃,偏偏要迷信去学西方那套饮食习惯,然后把这种生活方式当成小资风情,精英的生活方式,这不是非常可笑嘛!
反正山姆的会员们格调和品位有没有更高我看不出来,我能看出的就是山姆会员的体重和胆固醇可能真的有点高,因为他们有的一个星期要吃六天的瑞士卷,有的三餐都要吃甜甜圈,就这种饮食方式,体检报告肯定会教他们做人。
还有很多人吹的山姆的品质,如果在2025年之前,也许反驳你的人还不多,但是如今是什么场景?好丽友这种东西都跑进了山姆,还有盼盼,山姆为了格调,直接改成了PanPan,还有我们经常吃的卫龙,山姆担心掉了自己的格局,直接把品牌都给P掉了,然后再告诉我们所有人,这是我们精心选品,你在外面买不到的。
但去过山姆都清楚,山姆大多数东西都能在其他超市买到平替,它的供应商也都是中国厂家,也不是什么进口商品,比如说瑞士卷是某喜村的,牛奶是某牛的,还有一些酱油是某天的,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特供商品一说。
很多人之所以执着于要把山姆描述成高人一等的样子,他其实迷信的不是山姆这个品牌,而是美利坚这个“金字招牌”,在某些人眼里,不是山姆的就是好东西,而是美国人的就是好东西,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钢印。
山姆很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刻意的打造高端人设,你看看山姆入口的标语,致力于为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质服务,说白了,人家就不想服务你普通老百姓,在入口就把你挡在了门外,从而让他们的会员产生一种“尊贵”的幻觉。
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他们要用菁英而不是精英吗?是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味的强调精英会被怀疑有刻意的搞阶层对立的嫌疑,所以没办法,山姆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了菁英这个词。
它就是想告诉你,来了山姆就是人上人,和外面那些在菜市场和生鲜超市买菜的人不是一类人,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沉迷于小资生活的小布尔乔亚心满意足,你以为山姆卖的是商品,其实人家卖的是情绪价值。
就和当年的苹果手机一样,为什么有些人卖肾都要买苹果?不仅是因为苹果手机好用,是因为有了苹果手机,他们就认为自己进入了“有钱人”的圈子里,这本质上买的就是一张入场券。
山姆超市也是同理,有的人成了山姆的会员之后,开口闭口就是山姆,你说自己逛的是国内的小超市,他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还是山姆好啊,健康卫生有档次,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心理满足。
我一向认为,天天把山姆挂在嘴边的人,和炫耀苹果手机,拿着一杯咖啡在星巴克坐一整天的人,都是一类人,他们就像穿着礼服骑共享单车的那种人一样,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
还有国内有些人在网上刻意的提问,为什么要远离底层人?
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些人有了一点钱之后,早就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他们不想和农民工坐一班地铁,不想和工厂的打工人坐在一起吃饭,也不愿意和普通的大爷大妈一起去挤菜市场,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有损他们的身份。
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可以进行物理隔离的山姆超市来了,他们自然要把这个超市捧上神坛。
我本来是不想批评山姆超市的任何东西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多一个选择空间其实也挺好,但我是真的看不惯那群小布尔乔亚丑陋的嘴脸。
在社会主义中国,你给我搞什么阶级划分?什么中产阶级、精英分子?那是西方的名词,在中国统一只有两个字概括——人民!
不要给我得意忘形,自以为高人一等,更不要忘了自己国家的底色,也不要用一个美国超市来判断一个城市有没有前途,这是典型的被腐化、被思想殖民的认知,一个城市值不值得年轻人去,要看它的就业环境、治理能力,还有对普通人的包容程度,而不是看有没有山姆,用西方的标准来定义中国国情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来源:枫冷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