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日,位于德城区新华街道的“麦香坊”烘焙工作室内,店主李晓芸正通过直播平台展示新研发的全麦面包制作工艺。这个由家庭厨房起步的创业项目,在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电商运营培训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带动周边6名失业人员再就业。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4月3日,位于德城区新华街道的“麦香坊”烘焙工作室内,店主李晓芸正通过直播平台展示新研发的全麦面包制作工艺。这个由家庭厨房起步的创业项目,在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电商运营培训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带动周边6名失业人员再就业。
这朵全民创业浪潮中的“小浪花”,折射出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现场推进会议的战略部署——将全民创业作为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的核心抓手,通过优化创业生态、强化政策供给、完善服务体系等举措开展集中攻坚。
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将优化营商环境和创业培训作为激发创业活力的突破口。市人社局联合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推出“订单式”创业培训课程,涵盖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现代农业等8个领域,已累计开展培训142场,培训重点群体1.7万人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柔性执法清单,出台《德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规定》,全面拓展免罚减罚涉及领域,梳理轻微违法行为90项,覆盖广告、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知识产权等行业,让企业感受到执法温度。
搭建产业集群平台,实现“产业化、集群化、关联化、园区化”发展,是促成民营企业聚沙成塔的重要措施。我市以政策体系精准供给为切入点,出台《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实施26条帮扶政策,涵盖准入准营、金融支持等关键环节,为全民创业持续注入强劲动能。创新建立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选派干部对口联系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地审批、人才引进等难题。乐陵杨安镇通过打造调味品产业园,配套建设共享车间,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减少了企业厂房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有力促进了产业园区、企业做大做强,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正在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已培植省级以上产业集群15个,宁津电梯、临邑食品加工、武城暖通空调、夏津纺织品等都初具规模。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催生了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同比增长21.2%,增速稳居全省首位。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9536户,展现出旺盛的创业活力。全市80%的乡镇(街道)建有产业园、返乡创业园,为小微企业提供成长沃土。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舞龙头带龙身”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天衢新区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集成电路产业链集聚规上企业11家,2024年产值突破70亿元;庆云县抢抓新能源产业机遇,年产2万吨锂离子纳米导电剂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些重点项目的推进,不仅完善了产业链条,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群发展,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聚焦难点、堵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市场主体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持续为全民创业提供澎湃动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霍宪涛表示。
来源: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