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酒泉市以深化落实林长制为总抓手,以“三北”工程建设为牵引,以增绿护绿用绿为目标,以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林草、美丽林草、富民林草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家底”不断夯实。
近年来,酒泉市以深化落实林长制为总抓手,以“三北”工程建设为牵引,以增绿护绿用绿为目标,以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林草、美丽林草、富民林草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家底”不断夯实。
2024年,酒泉市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02.13万亩。其中,完成营造林29.5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2.2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80.43万亩,较上一年度增加89.94万亩,占全省国土绿化建设任务的22%,酒泉大地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酒泉市充分发挥林长制“利剑”作用,一年来,各级林长协调解决林草资源保护重点难点问题28个,督促整改森林草原防火问题隐患298处,严格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公益林管护合格率98%以上,查处毁林毁草、违法占地等破坏林草资源案件51件,林草资源保护工作全面加强。
随着瓜州塘墩湖、阿克塞大小苏干湖、金塔沙枣园子、肃北马鬃山北山羊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规通过省林草局评审。至目前,全市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规编制全部完成,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持续加强,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出镜率”明显提升。
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酒泉的过程中,酒泉市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林草项目建设资金6.06亿元,总投资2.56亿元的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主体建设任务全部完工,进入3年管护期。
2024年,酒泉市大力推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增特色林果1万亩,完成特色林果提质增效5万亩;新增梭梭接种肉苁蓉2万亩,白刺接种锁阳0.2万亩,涉林沙产业基地规模稳步扩大,绿色富民产业持续发展。
全市共引进林果新品种35个、新技术15项、新材料18个,建设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示范点7个,示范面积达4260亩。酒泉市林业和草原局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实施的“枸杞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林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强。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今年,酒泉市计划完成“三北”工程年度建设任务141.74万亩,总投资97151万元。重点实施黑河中游、疏勒河流域等12个新建项目及9个续建工程,聚焦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党河流域、巴丹吉林沙漠西缘黑河流域八大风沙口治理,打造防风固沙林网体系,形成沙漠锁边防风屏障。探索创新治沙新模式,加大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力度,实现“三北”工程区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推进全域增绿、拓展生态空间容量方面,今年酒泉市计划完成国土绿化235万亩。其中,营造林35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0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110万亩。动员全社会共同建设秀美乡村、绿美城市、绿色廊道、农田林网,进一步绿化沙荒地。有序实施防沙治沙项目,新建3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打造天锣城国家沙漠公园。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18.5%以上。
依托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酒泉市围绕林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施标准化生产行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入科技创新平台基地资源,年内力争获批1至2家省级科技示范基地,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深化与兰州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科技成果向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等场景转化应用,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兴绿”“用绿”,酒泉市重点发展特色林果、草产业、沙产业和花卉产业,稳步扩大肉苁蓉基地规模,新增特色林果1万亩,完成特色林果、食药同源提质增效5万亩。开展林草种苗振兴行动,稳步推进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加强林草新品种创新培育,打造林草种苗“育繁推一体化”平台,持续提升林草良种和乡土树种草种生产供应能力。
下一步,酒泉市林业和草原局将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为重点,坚持增绿、护绿、兴绿、用绿并举,切实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酒泉融媒记者 范昊帆)
责任编辑:赵瑾
来源:云上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