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国民发出严峻预警,呼吁民众做好应对经济孤立的准备,坦言未来经济或将在多个领域呈现以“缺乏对外联系”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状态。
随着加沙战争持续发酵,以色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国民发出严峻预警,呼吁民众做好应对经济孤立的准备,坦言未来经济或将在多个领域呈现以“缺乏对外联系”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状态。
据国家广播公司Kan报道,内塔尼亚胡在财政部会计总局会议上明确表示:
“以色列正在进入一种孤立状态……我们将不得不逐渐适应在某些领域具有自给自足因素的经济。”
他直指孤立局面的成因之一——包括卡塔尔在内的敌视以色列的国家,通过巨额资金投入操控社交媒体舆论,这种精准的舆论攻势正持续将以色列推向国际孤立的深渊。
对于经济领域的具体挑战,内塔尼亚胡着重强调了工业体系面临的危机:
“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工业领域陷入了死胡同,不仅在研发方面,而且在实际生产方面也是如此。”
他进一步警示,这种困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为我们带来经济制裁和武器及其零部件进口问题的威胁”,因此“发展自主应对的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全球格局层面,内塔尼亚胡坦言当前世界已分裂为多个阵营,而以色列“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集团”。但他同时试图从危机中挖掘转机,强调:
“当他们试图孤立我们时,这为我们创造了优势。我们还拥有科技优势,这使得其他国家对我们产生依赖和兴趣。”这番表态既承认了现实困境,也试图以核心竞争力稳定民心。
事实上,以色列面临的孤立压力已逐步转化为具体冲击。经济领域,部分欧洲国家已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武器零部件禁运,过去一年,以色列企业多次被拒于国际武器展览会门外,组织者明确拒绝为其展馆发放运营许可。
更值得关注的是,孤立态势已蔓延至文化领域,要求将以色列排除在欧洲歌唱大赛等国际赛事之外的呼声日益高涨,其国际形象与对外交流渠道正遭受系统性重创。
内塔尼亚胡的公开预警,既是对以色列当前艰难处境的客观陈述,也预示着该国经济发展模式将迎来深度调整。
未来,以色列能否依托科技优势打破孤立枷锁,在关键领域实现自给自足的突破,不仅关乎其经济前景,更将深刻影响地区局势走向,这一进程无疑充满未知与挑战。
来源:古书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