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初,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巨大的关注。他的直播镜头穿过上海外滩的霓虹、北京胡同的烟火、少林寺的武学传承,以及深圳的科技奇观,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一个“未经滤镜”的中国。
4月初,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巨大的关注。他的直播镜头穿过上海外滩的霓虹、北京胡同的烟火、少林寺的武学传承,以及深圳的科技奇观,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一个“未经滤镜”的中国。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旅行甚至吸引了足球巨星C罗的目光——他在快手平台留言点评:“Amazing trip!”短短三个词,让话题瞬间冲上国内外热搜,也引发了关于文化传播、国际形象与网红影响力的深度讨论。
“甲亢哥”本名达伦·贾森·沃特金斯,因直播时表情夸张、情绪亢奋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甲亢哥”。这位20岁的YouTube顶流主播,坐拥3800万粉丝,以“无剧本、无剪辑”的“发疯式直播”闻名全球。
中国行的七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突破5500万,单日最高涨粉70万,深圳欢乐海岸的无人机表演直播更让外国网友直呼“中国龙震撼世界”。他的旅程充满戏剧性:从因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地狱谐音梗”暴怒,到与国产机器人共舞、体验无人机送餐;从少林寺学武被铁棍“暴击”到华为店内抢购三折叠手机,这些片段不仅成为网络“名场面”,更让海外观众惊叹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多元活力。
虎扑社区有用户调侃:“同为YouTuber,C罗才是追赶者”,而更多网友则感慨甲亢哥的直播“颠覆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一位曾对中国抱有偏见的海外观众留言:“看完直播,我的负面印象彻底转变为积极。”
这场现象级传播的背后,是民间力量与国家形象的微妙互动。美国博主尖锐指出:“美国政府一年花16亿美元抹黑中国,却被一个网红的直播碾压。” 甲亢哥的镜头里,中国的高铁速度、移动支付、市井温情成为“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
新华社评价其直播“跨越文化认知壁垒,展现真实、开放的中国”,而外媒的批评声则被网友视为“酸葡萄心理”——毕竟,当西方媒体仍在编织“中国威胁论”时,甲亢哥的体验式传播已让数百万观众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然而,也有网友质疑甲亢哥的“素质反差”:来华前他被视为“搞怪小丑”,但在与中国粉丝互动中表现出的包容与幽默,反而让某些国内主播显得“用力过猛”。
甲亢哥的中国行或许终将淡出热搜,但它揭示了一个趋势:在信息茧房时代,真实体验与情感共鸣才是打破偏见的终极武器。当美国的天价宣传预算不敌一场素人直播,当C罗的“Amazing”为东方魅力注解,这场跨文化的对话已超越网红经济本身,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民间外交的生动案例。
来源:科技生活快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