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追踪27万人发现:想要健康活到100岁,中年做好这些事很关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3:35 4

摘要: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研究显示: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团队,花了30年,对27.4万名瑞典人的生命轨迹进行追踪后发现,百岁老人们显著地延迟并精简了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百岁老人和那些活到七八九十的非百岁老人的疾病模式,有显著的区别——他们得病时间更晚、得病

你是否认为想要长寿,得靠基因、靠运气?又或是觉得寿命越长的人,身体的病痛越多?但实际上,真实情况可能和你想的,有很大的出入!

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研究显示: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团队,花了30年,对27.4万名瑞典人的生命轨迹进行追踪后发现,百岁老人们显著地延迟并精简了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百岁老人和那些活到七八九十的非百岁老人的疾病模式,有显著的区别——他们得病时间更晚、得病数量更少,而且病痛之间不爱“组队出现”。

该研究显示,百岁老人并非“病病歪歪活到一百岁”,他们是在高质量的健康状态下实现了超长待机。他们的人生得.病曲线,从70岁开始,就一直远低于同龄的非百岁老人。即便生病,百岁老人也更倾向于“单一疾病发生”,也就是生1、2种病。

与之相反,非百岁老人70岁过后,就比较容易出现“多病共存”(即指一个人同时患有2种或以上慢性病 )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得2种以上的疾病,也更容易成为“药罐子”。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70岁就像一场“期中考试”,你前半生怎么对待身体,分数基本都体现在后半生身体得病情况这张“成绩单”上了。以“心血管病+肌肉骨骼疾病”组合为例,80岁时非百岁老人的得病率为2.8%,而百岁老人仅为0.9%,前者是后者的3倍。

这意味着,若想老了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不用长期被病痛折腾,那70岁之前——也就是中年的时候,得重点护好肌肉骨骼和心血管。不少研究都发现,人身体里的骨量、肌肉力量,大概30岁左右达到峰值后,会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关节软骨的磨损具有不可逆性。为了放慢这种衰退速度,很多专家都建议大家在中年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做些保养,比如适当来点科学的营养补充。

在肌肉骨骼健康干预的实践中,科学补营养已经成为权威机构和企业的重要探索方向。现在不少企业都证实,氨糖、硫酸软骨素加钙的组合,对肌肉骨骼有好处。比如膳食补充剂行业里领军企业汤臣倍健,它旗下的健力多就做过骨关节健康领域万人级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这三种成分的组合,对保护关节软骨、维持骨量有积极作用,长期补的话,在安全和改善骨关节健康上都有正向效果。

除了有针对性地做些肌肉骨骼相关保养外,结合此前 “心血管病 + 肌肉骨骼疾病” 的共病率数据不难发现,心血管健康的协同维护,同样是中年护健康、老了少遭罪的关键。所以大家在日常生中,可以多吃点“护心血管”的食物,比如番茄等。

此前,汤臣倍健科研团队就针对“轻络素”(一种从番茄中提取的成分)开展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络素短期干预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血小板活化程度高的人群具有保护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轻络素”对中老年国人血小板功能有调节作用。适当补充,对心血管友好。

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FrontiersinNutrition》(营养学前沿)与《JournalofFunctionalFoods》等专业期刊。

当然,影响长寿的不仅仅只有“心血管病+肌肉骨骼疾病”这一组合,比如高血压没控制好,容易引来肾病;糖尿病没管住,又容易带来了眼病和足部病变……它们会更容易导致健康问题滚雪球。

所以通过瑞典团队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健康长寿并非“短期冲刺”,而是需要长期规划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年时期对身体的科学干预,本质是为晚年健康“储备资本”,需要尽早的建立科学营养的健康管理意识,这才是晚年高质量生活的底气。

来源:畅椰子君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