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伸进陕西的这只脚:何不划归陕西?行政区划分的背后逻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0:18 2

摘要:比如湖南新晃那只伸进贵州的“长鼻子”,安徽天长像拳头一样砸进江苏,还有河南范县、台前县刺入山东的“尖角”。但要说最夸张的,还得是甘肃——平凉和庆阳这两座城市。最窄的连接处才20多公里,活脱脱像个异类。

翻开中国地图,你有没有觉得有些地方的边界画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湖南新晃那只伸进贵州的“长鼻子”,安徽天长像拳头一样砸进江苏,还有河南范县、台前县刺入山东的“尖角”。但要说最夸张的,还得是甘肃——平凉和庆阳这两座城市。最窄的连接处才20多公里,活脱脱像个异类。

更别提,这两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口音都跟陕西关中一脉相承,去西安比去兰州还方便。那问题来了:既然这么亲陕西,为啥不干脆划过去呢?今天,我就带你从历史里挖挖答案,顺便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地形。平凉和庆阳,统称“陇东”,夹在陇山以东、黄河以西、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和陕北延安是一张地形图上的兄弟。尤其是泾河,从庆阳流过平凉,最后在西安北边汇入渭河,造就了“泾渭分明”的奇景。

站在地理角度,这两地就是关中平原的西北大门,血缘关系近得不能再近。可你再看现在的行政版图,它俩却硬生生被塞进了甘肃,这不奇怪吗?

其实,这事得从古代说起。唐朝时,长安是首都,关中一带叫“京畿道”,归中央直管,北边的陇东划进“关内道”,专门拱卫京畿。那时候,平凉、庆阳就是陕西的“铁杆卫兵”。到了元朝,陕西的版图更夸张,不光包括陕南汉中、安康,连庆阳、平凉,甚至兰州、定西都被打包在内。

明朝时,西北疆域缩水,干脆把陕甘合并成“陕西布政使司”,陇东还是陕西的。换句话说,在清朝之前,这两地跟陕西是一家,任务就是护着关中,挡住北边的游牧民族。

现代陕甘格局的“罪魁祸首”,还得看清朝。清代一统天下,游牧民族的地盘全收了,农耕和游牧的矛盾没了,朝廷的心思也变了——与其守关中,不如防地方势力坐大。于是,陕甘被重新洗牌。清朝把庆阳、平凉划给了甘肃,这一刀下去,关中平原的西北屏障没了,萧关和部分黄土高原天险全丢,门户大开。

可对甘肃来说,多了陇东这块跟陕西亲近的地盘,反而是个牵制。朝廷算盘打得精:既削弱陕西,又不让甘肃太舒服。

后来,民国时宁夏从甘肃分出去,陇东少了一块,连接甘肃主体的通道更窄了。建国后又微调了几次,就成了现在这副“甘肃伸脚”的怪模样。说白了,这不是随手画线,而是历史博弈的结果。

你可能会问:那现在为啥不改回去?答案很简单——甘肃舍不得。庆阳、平凉可不是普通的“边缘地带”。先看资源:庆阳有78亿吨石油储量227亿吨已探明煤炭(预测2360亿吨)、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是甘肃能源最富的宝地。庆阳GDP常年全省第二,仅次于兰州。再看农业,平凉和庆阳坐拥“天下黄土第一原”董志塬,土层深厚,塬面广阔,自古就有“陇东粮仓”的美誉,是甘肃的产粮大户。

我小时候听长辈讲过,甘肃人常拿“西出阳关无故人”感慨地理上的孤单,可有了平凉、庆阳,甘肃才算有了底气。要是把这两地划给陕西,甘肃不就少了一只脚,瘸着走路了?陕西倒是乐意接盘,毕竟关中多块屏障,谁不想要?可甘肃放手?门都没有。

其实,中国的行政区划从来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朝代更迭、地形限制、资源分配、军事需求,哪样不得掂量掂量?平凉、庆阳不划给陕西,是历史反复验证的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你来划这条线,你会怎么选?是让平凉、庆阳“回家”陕西,还是继续留在甘肃当“远房亲戚”?欢迎留言,咱们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小梁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