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3日清晨,甘肃省临洮县体育场响起整齐嘹亮的口号声。150余名民警辅警队列严整,在寒风中完成5公里越野,汗水在作训服上凝结成了霜。这是临洮县公安局春季大练兵启动以来的一个真实场景。这场以“实战为纲、素质为本”的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培训与警务技能培训相结合
人民公安报
POLICE
编者按:4月9日,《人民公安报》以“临洮:春训砺精兵 实战强本领”为题,报道我市公安工作,点赞定西公安。
临洮:春训砺精兵 实战强本领
□本报记者 闫振宙 通讯员 李鸿昌
3月13日清晨,甘肃省临洮县体育场响起整齐嘹亮的口号声。150余名民警辅警队列严整,在寒风中完成5公里越野,汗水在作训服上凝结成了霜。这是临洮县公安局春季大练兵启动以来的一个真实场景。这场以“实战为纲、素质为本”的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培训与警务技能培训相结合,全方位锤炼队伍实战本领,提升民警辅警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靶向施训
量身定制“春训套餐”
“以往训练常出现‘新警吃不饱、老警吃不消’的现象。”临洮县公安局政委南岩峰介绍,这次练兵首次推行“能力画像+精准施训”模式。开训前,政工部门联合刑侦、治安等警种部门,为全体民警辅警建立“体能+技能+实战”三维评估档案,量身定制“春训套餐”。
“以前总觉得体能训练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发现战术动作更需要经验支撑。”在临洮县公安局北关派出所院内,52岁的老民警马建永正在练习防暴队形转换。
针对老同志,临洮县公安局教官团队专门设计“最小作战单元协同”课程,将擒拿格斗拆解为12个分解动作,配合AR模拟系统进行情景训练。据统计,开训以来,全局民警辅警基础体能达标率从62%提升至86%,35岁以上民警警务技能考核优秀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红蓝对抗
以实战标尺检验练兵成效
3月11日10时15分,临洮北高速公路出口一加油站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正在加油的“顾客”王某突然推倒加油机,手持“爆炸装置”冲向油罐区……这是临洮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精心设计的“红蓝对抗”演练。
“我们设置了23类突发场景,涵盖极端天气等实战变量。”临洮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秦黎强说,这次练兵创新“红蓝双盲”机制,“蓝军”由经验丰富的老民警组成,专门“挑刺找茬”。3月8日的街面巡逻演练中,“蓝军”假扮醉酒人员突然“袭警”,城关派出所2名新警因处置犹豫被“扣分”。这种不打招呼的训练方式,倒逼民警养成一秒反应的实战本能。截至目前,全局已开展多警种协同演练4次,破解处置短板14项。
红色铸魂
把练兵现场变成教育课堂
在临洮县公安局警史馆前的党旗下,参训民警辅警们正重温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这次练兵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环节:每天开训前15分钟,由老党员讲述警营红色故事。
61岁的退休民警纠福平戴着奖章来到现场:“2018年,辖区红旗乡遭遇洪水袭击后,我们背着老人转移,泥浆灌进靴子里都顾不上倒……”
新警李文泽在训练日记中写道:“听老所长的故事,才明白‘人民至上’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训练间隙,临洮县公安局政工部门组织“战地微党课”,把练兵现场变成教育课堂。临洮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应急处突队员在障碍训练墙设置“初心关卡”,每个障碍物标注革命历史节点。这种沉浸式教育让练兵场成为淬炼党性的熔炉,5名青年民警辅警在训练中递交入党申请书。
爱民实践
将练兵与为民服务相结合
3月12日,临洮县公安局西郊派出所民警在训练中接到群众求助:独居老人王奶奶家中水管爆裂。正在进行社区警务技能训练的民警张进得立即带领小组,携带训练用的应急工具包赶赴现场。修复水管后,他们还主动帮老人检查了家中电路,这一暖心举动受到了周边群众好评。
这次练兵,特别要求民警辅警在训练中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临洮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道路查缉训练与护学岗结合,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开展交通疏导实训,3周内优化校园周边交通节点4处;临洮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把反诈宣传融入巡逻训练,通过模拟受骗情景演练,编发《老年人防骗手册》3600余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我们将把春训经验固化为‘四季练兵’机制,让实战化训练成为民警的‘必修课’,并注重用训练成果服务实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治安管控能力、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实现纪律作风、警队形象大提升,全力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过硬公安队伍。”临洮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崔永平说。
来源:定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