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8岁的上将张震第三次要求退休,邓小平:还可以再干一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00:52 1

摘要:1992年,张震七十八岁时,本来已经准备向组织上提出退休。没想到邓小平在询问了他的年纪之后,却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再干一届!”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当中,曾经出过四位名字带“震”的老英雄,他们分别是王震、张震、刘震和雷震,四位将军都是“两湖人士”。

上将王震,1949年率部和平解放新疆,官至国家副主席;上将刘震,空军重要奠基人,官至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少将雷震,1929年入党的老革命,参加过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来担任过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

1914年,张震出生于湖南的平江,1930年加入中共产党,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晋升为上将。

1992年,张震七十八岁时,本来已经准备向组织上提出退休。没想到邓小平在询问了他的年纪之后,却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再干一届!”

那个时候,四位名字中带“震”的开国将军里,已经有三位健康情况出现了问题,他们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都相继辞世了。

七十八岁的张震面对邓小平的挽留无法拒绝,于是又在军中多干了五年,等到退休时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

邓小平挽留张震的理由,是为了整顿军队的纪律,替继任者开路。但是为了什么他偏偏选中了张震呢?这件事还是得让我们从头说起。

1914年,张震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生父早亡,他的生母把他抱给了同镇的一个张姓篾匠当儿子。篾匠夫妻尽管生活困苦,但是一直十分疼爱孩子,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张见生。

等张震长到五、六岁时,就将他送进私塾读书。后来他因为成绩很好,考进了当地的一所高等小学。而这所学校里面的教员,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

张震之所以叫张震,据说是因为7岁的时候就喜欢读《说岳全传》,仰慕岳飞。由于岳飞的几个儿子名字都是带“雨”字头的,所以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震”。

张震少年早慧,十四岁就考上了县立师范学校,但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只能辍学。刚好当时北伐战争打响,军队进入了平江县城。

于是张震就在老师的影响下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并在“平江起义”胜利之后在起义队伍里参加了庆功大会,这些经历让张震对参加革命产生了兴趣。

1930年,张震在儿童团战友的介绍下加入共青团,由于识文断字,被分到特务营干宣传工作。就在当年他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

就是这一场战役当中,张震采用到了小时候从《说岳全传》里面学到的“战术”。原来当时张震所在的队伍要跨过一道敌人的“铁丝网防线”,如果直接进攻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张震灵机一动,想起了曾经在小说上面看到过一种“火牛阵”。这种战术是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具体的操作就是找来一些大牯牛,把沾了火油的纱布绑到牛尾上点燃。

大牯牛感觉到尾巴巨痛,就会红着眼睛拼命地向前冲。张震如法炮制,想让大牯牛冲倒敌人的铁丝网,不过这一计策并没有成功。

原来敌人一看到牛群立即开枪,牛群还没有靠近铁丝已经受到惊吓向四处逃窜了。尽管计策失败了,但是张震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智慧,却引起了领导的注意。

就在这一年,十六岁的张震被批准“火线入党”。之后张震就跟着红军参加了历次反“围剿”,又参加了抗日战争。

有一次,张震率领部队与日伪军的两个团在徐州打了一仗。当时他在前线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结果被一枚子弹打穿了右肩的肩胛骨。

战士们都劝张震赶紧下火线,他却不肯听,非要亲眼看到伪军被打跑,结果鲜血把他的上衣全部浸透了。这一仗新四军大胜,毙敌500,缴获重机枪10挺,步枪300支,还拔掉伪军两个据点。

事后张震进了医院,但是没几天他又带伤上阵,参加了豫皖苏地区的春季攻势。这一次一举端掉了敌人八个据点,缴获大量武器,还俘虏了三千多人,又成功促成了伪军一支部队4000人起义。

等到这个时候,张震才想起来去找医生,结果医生告诉他子弹卡在骨头里面,不动手术取不出来了。动手术就得住院养伤,张震对医生说:“大战在即,不能住院取子弹,等以后再说吧!”

结果就这样拖着,子弹在肩胛骨里越陷越深,后来就和肉长在一起了。这一颗子弹在张震的骨头里近十年,一到刮风下雨它就要出来“造反”,弄得他经常头痛、发烧。

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之时,张震才到医院在医生帮助下把子弹取出来,然后在医院住了五十天。那个时候张震才四十岁,因为打了二十多年的仗,负伤六次,体质已经大不如同龄人了。

张震比邓小平小十岁,参加革命的时间也晚一些。三十年代他刚刚入党时,邓小平已经开始领导百色起义了。他早就听过邓小平的大名,但是真正与之见面,却是在十八年后。

1948年,邓小平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书记,张震是华野的副参谋长,当时华野的指挥所驻扎在安徽萧县东南的蔡洼村。那一年12月,邓小平前去视察工作时,是张震亲自前去接待他。

邓小平一看到张震就说他胆子太大,他说:“你们住这么大一个村子,不怕国民党的飞机来炸你们吗?还是要‘怕死一点’啰!”

张震回答说:“现在蒋介石自己逃命都来不及,也顾不上来炸我们了。”后来总前委的五位领导一起合了个影,邓小平想让张震一起合照,张震没好意思去。

1952年,邓小平担任政务院副总理,那个时候张震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作战部部长。他协助上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开工作,也给邓小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8年,邓小平被“下放”,差不多同时张震也被“下放”了。七十年代,邓小平复出之时,张震也复出了。

邓小平复出之后,为了整顿军队风气,提拔了一批军中的老将,其中就有张震。所以张震的工作能力,邓小平一直是看在眼里的。张震办事有条理,心思缜密,且为人作风正派、忠诚可靠。

1980年,张震担任副总参谋长。上任之后,他狠抓了一把军队的教育与演习工作,1981年还在华北地区搞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大规模的军演,结果很成功。

1985年,张震担任国防大学的校长。张震为军队教育建设做出了贡献。于是三年之后,他被晋升为上将。1992年,邓小平决定退休。国家新领导人即将上任,这个时候张震已经七十八岁了。

前面二十多年的战争生涯,给张震的身体留下了很多健康隐患。于是他向组织上申请退休,但是邓小平却不想他走。因为当时军队里面存在经商的情况,结果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为保证平稳过渡,邓小平希望张震能和一批老干部共同留下来解决问题。1992年10月,张震和刘华清一起担任军委副主席。随后他第一个提出,为保证队伍的纯洁性,应当禁止军队从商。

1993年,党中央正式下达命令,禁止军队从事商业活动。事实证明,邓小平让张震多干五年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张震曾经四次向组织上提出退休,前三次都被邓小平拒绝了。第一次是在1985年,他曾在日记中感慨岁月不饶人,希望回到家庭中含饴弄孙。

当时张震甚至已经对老战友、老同事们宣布:“我的革命生涯就此结束了。”结果,他被邓小平任命为国防大学的校长。

第二次是在1990年,因军委有人事方面的变动,张震又以为自己可以退休了。当时他的老朋友李德生身体不好,于是他就拉上李德生一起去给军委打报告说要退休。

没想到邓小平同意让李德生退休,但是不同意张震退休,非但如此,邓小平还把李德生的工作全部交给张震来做。

第三次是在1992年,那时邓小平问张震多大岁数,张震说自己78岁了,邓小平就说“我比你大十岁”。88岁的人还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张震有什么理由坚持要退休呢。

张震最后一次提退休是在1997年十五大召开后,当时他为了顺利退休,已经给组织上培训了一批年轻干部来接班,然后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说:

八十三岁脱戎装,着我工农旧时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不过因为那一年邓小平去世了,张震在岗位上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真正退休的时间拖到了1998年3月。

2015年,张震上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01岁。他是四位名中带“震”的开国将军里面,最长寿的一位。

参考资料:《张震将军主持总后整顿工作》——《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6.12;《能参善谋的百岁开国将军张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1.19;《1992年,邓小平为何建议增加时年78岁的张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文汇网》,2020.05.26;

来源:执笔读春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