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 2025微短剧内容层面或将迎来洗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0:07 2

摘要:在这个注意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微短剧正以颠覆者的姿态撕开内容产业的裂缝。流媒体网试图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推出微短剧系列专题“见微知著”,本系列稿件将分为数十篇推出,每篇文章都将对话一个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制作方、平台、创作者、资本方、传统媒体等。我们

编者按:

在这个注意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微短剧正以颠覆者的姿态撕开内容产业的裂缝。流媒体网试图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推出微短剧系列专题“见微知著”,本系列稿件将分为数十篇推出,每篇文章都将对话一个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制作方、平台、创作者、资本方、传统媒体等。我们将保留对话中的矛盾与争议,帮助大家在撕裂的观点中,触摸这个行业的真实温度。

本期对话:刘培尧

微短剧的风潮从小屏蔓延到大屏,从国内席卷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参与者。2024年,深耕新媒体版权运营十余年的捷成华视网聚及其母公司捷成股份亦入局微短剧。

捷成华视网聚总裁刘培尧表示,此前微短剧野蛮生长阶段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到2024年,公司内部达成共识——未来两到三年内微短剧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其发展机会集中在AI化、精品化、全球化这些方面,公司希望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5微短剧内容层面或将迎来洗牌

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6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59.7%。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亿元,首超电影票房。刘培尧认为微短剧大爆发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用户习惯的转变,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来临,用户习惯于更简单、更直接、节奏快且刺激性强的内容,尤其像抖音快手培养了用户“三秒黄金法则”,与微短剧节奏高度契合。第二则是成本的变化,竖屏微短剧内容时长较短,制作周期快,同时制作成本大大低于传统长视频,这推动了微短剧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当今市场,在微短剧的大概念下,单集时长短则一两分钟,长则十几分钟。捷成华视网聚内部对此做了细分:竖屏,单集时长五分钟以内,叫短剧,采取免费+广告或投流模式;横屏,单集时长10到20分钟为中剧,更像是长视频的产品形态改良和升级——通过节奏加快,增加更多矛盾冲突,但盈利模式更接近长视频。

关于短剧的未来发展方向,刘培尧认为,精品化是必然趋势——除了“爽感”以外,还需要带来更多的情感共鸣。他提到春节期间行业曾尝试打造“短剧春节档”,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在此期间各平台至少上线了3000余部短剧,但并没出现爆款,流量和收入被分散了。精品化趋势之下,2025年微短剧内容或将迎来洗牌,低质的、同质化严重的内容或将淘汰。

微短剧AI化预计下半年更成熟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既为视频产业带来了无限可能,也难免引发了技术焦虑。捷成华视网聚及其母公司捷成股份则选择积极拥抱AI赋能这一趋势。

2024年,捷成股份提出“以资源型版权业务为主体+以AIGC、创新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并推出自主研发的AI智能创作引擎ChatPV;2025年3月,ChatPV生成式视频功能模块升级至3.0版本,带来AIGC技术重大迭代。据悉,ChatPV3.0已完成与DeepSeek模型深度对接融合,结合自身20万小时影视语料库以及生成视频的技术能力,将为AI创作微电影、AI短剧等影视级视频创建了全链条“工作流”底层逻辑。

刘培尧坦言,微短剧的AI化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剧本创作和概念图设计阶段,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他指出,视频生成的两大核心挑战是算力和连贯性,目前AI产出的视频现在更多是实验性质,时长短且偏概念性,“下半年到年底,技术将更加更成熟”。

微短剧缘何从IAP走到IAA?

2024年,捷成华视网聚在微短剧领域进行了技术、内容、创投、发行等多维布局,并加入“中国微短剧产业合作联盟”成为首批成员单位。刘培尧表示,作为竖屏短剧市场的新进入者,公司致力于围绕竖屏建立生态。例如原本的长视频的发行优势集中在大屏端,此次扩充了微短剧发行渠道,并建立了自己的投流团队。经过2024年下半年的商业逻辑探索,现已形成了闭环,“2025年将进入放量阶段”。

在IAA(广告变现)模式兴起的背景下,为何仍设专门的投流团队?刘培尧解释到,公司的规划是具备自主投流能力,同时与主流IAA平台深度合作,例如已与红果平台达成战略级合作。此外,捷成华视网聚还在大屏端和海外市场积极探索新模式。他强调,公司做短剧不追求爆款,而是遵循版权运营逻辑。“一个短剧在变现周期当中,投流、IAA平台、大屏、海外四个维度同时发力。”

关于短剧从IAP(单片付费)转向到IAA的原因,刘培尧结合自身经验分析,用户规模的扩大是关键——当覆盖人次超过六亿,必然有大量不愿意付费或消费能力有限的用户涌入,解锁广告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短视频平台广告算法效率更高,能给广告主带来更大回报,推动了模式普及。“短剧的下一个阶段,会员模式也将快速增长。”类似于电影行业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变现方式,这将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康,也符合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能力。

微短剧大屏与海外如何借力打力?

微短剧上大屏正成为行业热点,而捷成华视网聚恰恰在此领域有着深厚的资源积累。刘培尧表示,公司一直以CP(内容提供商)形式与渠道合作,此次更深刻的考虑了运营商的需求。例如IPTV、OTT等大屏平台,除了爱优腾外,以CP形式进去的内容更多是电视台版权剧;但随着这些剧数量锐减,大部分长剧已成为爱优腾平台定制剧,再反向输入电视台。这些内容实际上被绑定在少数视频平台上,未能流入IPTV、OTT自运营内容市场。基于此,捷成华视网聚与运营商合作伙伴共同定制和孵化微短剧项目,以丰富用户多元化内容消费需求。

横屏中剧天然适合大屏播放,符合大屏观众的观看习惯,且制作成本较低,捷成华视网聚因此从中剧入手。据刘培尧透露,公司已积累数百部中剧,2025年将参与或定制300部以上。此外,竖屏短剧也在尝试通过遮幅形式上架电视端,预计全年竖屏短剧内容总量将超过1000部。

关于微短剧出海,刘培尧强调,海外发行是捷成华视网聚的核心的战略之一。公司在YouTube和FaceBook上拥有100多个自建的内容运营频道,粉丝数达数千万,目前已筛选出多个适合微短剧播放的频道,可直接变现。此外,公司还与印尼、越南、泰国等地运营商合作,设立微短剧专区。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翻译成本大幅降低,能够触达的区域和用户迅速扩大。以往海外发行主要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大语种,而AI翻译可覆盖所有小语种。“数据显示,小语种地区在内容消费领域展现出强劲潜力。”同时捷成也在尝试海外内容循环,例如建立拍摄基地,制作原生英语或当地语言内容,再通过AI翻译辐射全球市场。“国内内容走向海外,海外内容也在全球循环。”

总结:微短剧产业的未来展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作为有多年长视频从业经历的专家,刘培尧感慨道,微短剧产业发展与当年长视频如出一辙,随着更多参与者进入,行业将经历淘汰、整合与洗牌,最终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局——只是这一进程被大幅度加速。“微短剧的节奏,将过去三五年发生的事情压缩到一年内完成。”捷成华视网聚在前一个周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希望将经验复制到微短剧领域,在行业格局稳定时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流媒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