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读《形而上学》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286)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0:00 1

摘要:苟作对成,它就可能成为“非是”,或者,至少,其实现活动后于其潜能。

幸福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自由地去选择。

——坤鹏论

第十二卷第十章(5)

原文:

又,一个延续体,其量度怎样从无量度的部分产生?

因为数不能作为动因或式因来创作延续体。

解释:

其次,一个延续性的个体,其度量如何从无度量的部分而来?

因为数不能作为动因或是形式因来创造延续的个体。

原文:

但凡事物主要地为一个制造或动变原理者,它就不作为任何对成;

苟作对成,它就可能成为“非是”,或者,至少,其实现活动后于其潜能。

解释:

只要事物主要成为一个制造或是运动的原理,它就不会作为任何事物的对立;

如果是对立,它就可能是“非是”,或至少它的实现后于它的潜能。

原文:

于是世界就不会是永恒的。

解释:

也就是说,如果制造或运动的原理也有对立,那么,世界就不会是永恒的。

原文:

但世上确有永恒实是;

于是这些前提之一必须被抛弃。

我们已说过怎样这些可得成为永恒。

解释:

但是,世间的确有永恒的实是;

那么这些前提中的一个必然是要被割舍的。

我们已经说过这些如何成为永恒。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要有一个永恒实现的原动者。

原文:

又,“列数”,或“灵魂与身体”,

或一般“形式与事物”由何而成一,

——这个也没有人做过任何说明;

若有人能为之说明,他就只有照我们那么说,“致动者使它们成‘一’”。

解释:

再者,“众数”,或“灵魂与身体”,

或者一般“形式与事物”如何而成一,

——这也没有人进行过任何的说明;

如果有人可以为之说明,他就只能照我们所言,“致动者使之成‘一’”。

原文:

那些主张数为第一的人进而用数来创造一类又一类的本体,

为每一类赋予不同的原理,

他们使宇宙诸本体成为仅是一联串的插曲

(因为照他们的讲法万物各自存在,或不存在,与它物无关);

他们授给我们许多管理法则,但世界必然拒绝混乱的管理。

解释:

那些主张数为一的人紧接着用数来创造一类又一类的实体,

为每一类实体都赋予不同的原理,

他们使宇宙的众多实体仅仅成了一个串联的插曲

(因为按他们说来,万物各自存在与不存在,与他物无关);

他们授予了我们很多管理的规则,但世界必是会拒绝混乱的管理。

这里指的是柏拉图侄子、也是柏拉图学派之一的斯彪西波,

他创立了更多类别的实体,以元一为开始,为各个类别的实体设定了众多原理,

其中之一就是数的原理,另一个是关于空间度量的原理,以及灵魂的原理;

并且用这个方法他使得实体的种类增加了许多倍。

所谓插曲,在希腊悲剧中,凡是与前后剧情不相联贯者称为“爱贝案特”,即插曲,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用这个词来比喻斯彪西波的学说:不能确立总因而勤求各事物之原理,则万物不能相关通,但那些都只是一联串的插曲而已。

原文:

“岂善政而出于多门,宁一王以为治。”

解释:

最后亚里士多德引用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语句来结束这第十章:

“善政不在于多,有一个就可以治世。”

这里的意思是说,他要用自己的哲学以及神学来治理这个世界。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